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26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以历史悲剧《屈原》的作郭沫若在抗战时代背景下对战国历史的独特认识为基础,阐明了该剧“借古喻今”的根据及伦理意义上的“崇高美”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该剧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上的道德倾向。  相似文献   
992.
新镌徐文长先生批评隋唐演义 清覆明刊本,十卷一百十四节。自第九节以上,即袭杨慎评本《隋唐志传》,标目亦全采之,但增下联,足成二句,自第十节以下至九十八节则全同熊钟谷编集《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杨慎评本能增益情节皆无之,全依武林藏珠馆刊《新刊徐文长先生评唐传演义》(日本内阁文库藏)原式,显系自藏珠馆出者,第九十九节以后,则又全同杨慎评《隋唐志传》,但并二回五一节,标目亦一字未改。其采熊书之全部,而开首数节及九十九年以后,以杨慎评本《隋唐志传》补之,以符“隋唐演义”之称,至为显然。 新刊出像补订参采…  相似文献   
993.
说到文艺作品中的情节,人们自然会想到高尔基的名言,他在《论文学》中曾说:“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他的这一关于情节美学的见解,至今仍被奉为文艺创作的圭臬。情节作为叙事性文艺作品的词语概念,它的界定是非常宽泛的。无论是文学、戏剧、舞蹈、音乐、建筑、绘画、电影、电视甚至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94.
教学著名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通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理解障碍:在封建社会,是非常看重妇女的贞节的,娶妻必求处女,而诗中说县令、太守都主动为儿子求娶被休弃的刘兰芝。这令人怀疑情节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95.
柳宗元的寓言继承了先秦寓言的优良传统并借鉴了佛教寓言及六朝以来的杂文、小说的某些写作技巧 ,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把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现实生活内容带进寓言中 ,以精练的语言、犀利的笔锋、大胆的夸张和想象在曲折的情节中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寄寓了作者热切关注社会生活的政治责任感和愤世嫉俗的批判精神 ,使高度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政治性有机结合 ,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方式对寓言及散文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道教文化向古代小说渗透的三个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族大文化的视角对古代小说与道教的关系进行解构,我们会发现道教对小说的影响和渗透表现为哲学观念指向、艺术思维指向和情节模式指向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997.
浅译《最后一片叶子》中的“空白”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节空白是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有助于读者建立想象和联想.分析了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名篇<最后一片叶子>中"情节空白"的技法,试图探究此技法对于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着重分析莎士比亚对于<哈姆莱特>的艺术创新.首先,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特征,让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了解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状况;其次,他也深刻的表迭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一种需要一人文主义.最后,在莎士比亚在对<哈>剧创新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其深厚的语言功底.  相似文献   
999.
《在路上》创作于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时期,既运用了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同时,具有的后现代主义鲜明特色。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认为它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带有浓厚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杰作。  相似文献   
1000.
米兰&;#183;昆德拉作为独具特色的当人菠说地种寓沉痛和辛酸于幽默调侃的笔调,昭示了显著的风格,这种幽默的笔调被许多评述者称之为“昆德拉式的幽默”,它是智慧、笑、喜剧、讽刺、幽默、悲剧意识与积极态度浑然天成一体,构成一种形而上的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