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578篇
教育   6195篇
科学研究   2837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4154篇
综合类   1148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110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589篇
  2014年   1416篇
  2013年   1196篇
  2012年   1224篇
  2011年   1293篇
  2010年   1129篇
  2009年   1088篇
  2008年   1168篇
  2007年   954篇
  2006年   612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人兴趣、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等个体主观指标,经济状况、教育、锻炼经历等对学生体质健康也具有较大影响。提出变革人才评价标准、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分解串联一小组合作一逐步考试”教学模式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考察此模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分解串联一小组合作一逐步考试”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作用。建议在课外对部分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影响不大的指标进行针对性练习,达到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93.
张旗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121-122
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水平情况呈下降趋势,究竟原因,体育课程内容安排的紧密程度和学生锻炼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较深,文章从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和体质健康测试内容相结合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运动项目和课程内容,旨在为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水平的同时,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正>坐位体前屈是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的内容之一,主要是锻炼学生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是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在练习中通过采用适宜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受测部位的柔韧素质,以提高坐位体前屈的成绩。一、"坐位体前屈"的动作方法平坐在地上,伸直双腿,脚面绷直,弯曲腰部,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尽力向前伸慢慢用力,不要晃。二、国家规定的测试规格将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放置在平坦地面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国内外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的量化评价研究较鲜见。本研究应用调查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借鉴柯克帕特里克经典效果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反应、学习、行为、结果、组织效益5个维度共12个题项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监测效果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经过实证分析,可以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做量化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为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在回顾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对当前学生体测过程中从所涉及的思想认识问题、体测过程问题、体测内容问题、数据总结与反馈问题进行分析,从宣传与引导、监督与核查、反馈与总结、体测过程管理、理论研究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旨在不断提高体测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校体育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小学生体质多年来持续下降问题,从时间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制约小学生生活体育的因素。研究认为,余暇时间的活动安排、社区生活体育设施的成人化设置、家庭成员的体育生活方式以及传统思想和习俗的错误认识,已成为制约小学生群体生活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家庭与社会应高度重视,并努力解除这些制约因素,才能与学校体育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小学生体质问题。  相似文献   
998.
体质弱势群体的存在由来已久,从2000年之后才逐渐被关注。内蒙古师范大学自2012年正式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体质干预课程,由于体质健康测试的加分机制,受到了我校体质弱势群体的欢迎。本研究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体质弱势群体进行抽样,按学生体质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设定教学目标,而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课外锻炼运动处方,改善特殊群体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状态;根据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针对性的建立合理且科学的练习模式,通过在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柔软度、肥胖比例、协调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增强体质弱势学生身心健康、提高运动能力、改善身体形态、消除心理紧张,及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太原市尖草坪区中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中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教育主管部门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也为体育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以广东省不同族群农村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不同族群农村成年人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状况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族群农村成年人的BMI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不同族群农村成年人体重男女均呈持续增长态势,在30~34岁时是快速增长期,至45~49岁时BMI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达到峰值;不同族群的体质水平指标表现为广府人较好,潮汕人较差;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广东省不同族群之间体质水平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