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1篇
  免费   3篇
教育   1799篇
科学研究   90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成语都是有来源的。有的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流传;有的来自书面记载,包括寓言故事,或历史的概括,或古书里原句的截取,或名句的凝缩、改造。下面介绍有案可稽的成语典故二则。  相似文献   
72.
闲读杂书,见一首《典故杂吟》的小诗,短短四联,竟然巧妙地运用了20个成语典故,其音韵和谐、对仗工稳、语意畅达,并无刻意雕琢的痕迹。特别是把一些四字格成语,按着人们习惯上简缩为复音词的方式巧妙地化人诗中,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典故三则     
推梨让枣【原典】兄肥弟瘦,无复相代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唐·李延寿《南史·梁武陵王纪传》【释义延伸】孔融字文举,是东汉末年人。孔融4岁的时候,有一天长辈拿了一盘梨子让他和兄长们分食。因为孔融年龄最小,就让他先拿,他却挑了最小的一个梨子。长辈问他为什么取小的,  相似文献   
74.
典故三则     
死灰复燃【原典】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释义延伸】韩安国,字长孺,汉景帝时曾任御史大夫。韩安国因轻罪被囚于山东蒙城监狱,狱吏田甲以为他肯定永无翻身之日,常常加以谩骂凌辱。  相似文献   
75.
典故三则     
【原典】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 《孔子家语·好生》  相似文献   
76.
从典故切入古诗词教学可以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通过对用典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认为知人论世法、语境意会法、源流鉴别法都是可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7.
《圣经》堪称西方文明的经典,其教义和思想奠定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基石,也是西方语言文化的源泉,对英语语言文化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英语习语和箴言可窥见一斑。因此只有深入了解了《圣经》,才有可能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的思想,并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对于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人们普遍认为作为西方文明精神基础来源之一的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人对大自然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取向,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但在重新阅读《圣经》并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进行分析阐释后,我们会发现《圣经》为今天的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提供了很多基本原则和方向,其中体现的自然观对我们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何平 《现代语文》2011,(10):96-97
成语是中华文化精华的凝缩,其中包含历史典故、哲理故事等,反映了古代汉语的意义变化,同时存有古汉语的重要语法现象。学生通过成语学习文言文,一方面可以丰富对成语和文言文的认识,了解古代汉语在意义、语法方面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还可以了解文本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9包括人生哲理、人生态度等。  相似文献   
80.
夏娃和玛利亚作为《圣经》中典型的宗教女性形象,其背后负载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从二者形象的转变上看,由夏娃到玛利亚经历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欠缺的女性角色到丰富的女性角色的转变,从宗教对女性的否定态度到宗教对母性的肯定态度的转变。这三种转变一方面体现出宗教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体现着人类共同意识的一步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