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法国近日出版了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于1837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帕斯卡尔.布鲁诺》。170多年来,大仲马的这部小说一直不为人知,但它的内容却为后来的《基督山伯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Addison 《考试》2013,(1):57-59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虽然是历朝历代略有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爵,爵位以上一般是王室成员,根据不同级别有亲王、郡王等等。近年讲述英国历史的电视剧和电影越来越多(比如那部美轮美奂的《都铎王朝》),大家一定也对英国贵族有所耳闻,今天主页委员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英国贵族等级。在说爵位之前呢,先嘚吧下大家都熟悉的皇室成员。国王和女王分别称作King和Queen,这个大家都知道啦。再往下就是王储,称为Crown-prince,在英国呢有专门的称谓是Prince of  相似文献   
13.
<正>当年,著名作家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投稿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附上一封短信,说这是大仲马儿子的作品,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然而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笔名。面对一张张无情的退稿信,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坚  相似文献   
14.
谈《基督山伯爵》中人物形象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叶在巴黎问世的世界著名小说《基督山伯爵》于20世纪末叶在苏联由扎哈洛夫改编、法苏合拍成电影上映。虽然保持了原著“惩恶扬善”的主题思想和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但在影视剧中人物形象有明显的异化:原为虔诚的天主教信徒的基督山伯爵,言行踪迹洋溢着无神论和东方文化的神秘色彩;美茜蒂丝、欧仁妮等妇女形象对爱情生活的态度也较原著显得不拘世俗。  相似文献   
15.
离奇血案频频生 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威纳特古堡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南部的瓦尔斯塔小镇。它建造于十八世纪末,其第一任主人是英国灵异史上名的威纳特伯爵。据说他常常以人血和葡萄来秘密酿造一种味道极其醇美的酒,喝了这种酒的人,其灵魂就可以住威纳特伯爵随意驱使.因此威纳特伯爵又被称为“葡萄血酒伯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学子》2003,(11):58-59
基度山是大仲马给自己的长篇小说一个主人公起的名字。1842年,他陪同一个王了到拿破仑一世曾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去打猎,玩得正痛快时,向导指着碧蓝的海面一壁断崖说,如果能到岛上去打猎,一定会更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7.
玫瑰树     
史密斯 《小读者》2012,(Z1):51-52
有位老太太总为她园里的那棵大玫瑰树感到得意,喜欢对人讲它是怎样从一条插枝长成,好些年前她结婚的时候才从意大利带回来的。她同她的丈夫从罗马坐四轮马车旅行回去(当时还没有火车),在西恩那南部一段坏路上他们停了下来,不得不在路旁的小店里过夜。小店设备当然简陋,她一夜没有睡好觉,很早就起床,披上衣服,站在窗前,凉风拂面,眺望着黎明。过了这些年,她还能记得明月高照的青  相似文献   
18.
奖品     
弗朗西斯是伯爵的儿子,他拥有许多奖品,这是伯爵家的荣誉。这天,书房里的奖品开始骚动了,因为它们将要迎来一个新朋友。奖杯撇撇嘴说":新来的这家伙肯定没我高大!"这时房门开了,奖品们立马安静下来。只见灯开了,伯爵夫人拿着一个红本子,她满面红光,心花怒  相似文献   
19.
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大仲马的巨著《基督山伯爵》的最后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相似文献   
20.
你中毒了吗?     
《家教世界》2012,(7):28-29
在历史上,没有什么案子比投毒案更让侦探们头疼的了。因为毒物很难被查出来,投毒者只要小心谨慎,就很可能成功。17世纪时,一些手段高明的投毒者甚至被欧洲皇室雇佣,制造出难以侦破的重大历史悬案。那些被绳之以法的投毒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能责怪自己的粗心大意。比如说,在投毒后得意洋洋地向一些大嘴巴透露实情——"弗里西斯·霍华德女伯爵案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