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从儒墨分歧考证了“天下为公”的首义者是墨子而非孔子,墨子墨学“兼相爱”“交相利”伦理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公德伦理,与传统儒家之私德伦理不同.“天下为公”作为一至关重要的理念,诉诸于“天下”和“天志”社会本体论的依据,而非后学混淆为“大公无私”及“大同”社会的具体描述.对于当下国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依法治国以及社会公德建设,墨子“天下为公”的原则和理念将不失为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与墨学在先秦并称为显学,而在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墨学逐渐沉寂下来,以至几乎成为绝学。实际上。不论从历史上或是从现实上说,墨家思想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借鉴墨家学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为它出借鉴儒家学说更能贴近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及政治发展的要求。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出的节用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43.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儒道两家.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曾经呈现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画卷,但历史车轮碾过之后的尘埃终将一切归于平淡.……  相似文献   
44.
1949年以后的学术界前所未有地同社会现实政治生活发生了相当紧密的联系。就墨学研究而言,正是由于这一点,造成了五十年来这一领域的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的发展变化。总的来说,前一阶段(1949年至1976年)可称为相对沉寂期,主要表现为墨学研究在学术观念、方法,直至研究对象方面由多样化向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统化、由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向成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一域方向的变化;而后一阶段(1977年迄今)可称为全面爆发和深入开拓期,其情形则正好相反,由唯物史观的一统天下,变成为种种观念、方法的异形纷呈,研究对象日益广泛,研究工作日益深入,而且墨学研究亦一步步褪去其政治色彩,复归其较为单纯的学术面目。而这种看似相反的两个发展阶段,正好构筑了五十年来墨学研究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45.
吴群 《职大学报》2008,(1):108-109
<职大学报>的"楚辞研究"、"墨学研究"和"女性文学研究"这三个专栏取得了不可小视的成绩.这三个特色专栏有三个共同的特点,即:持久性、开放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46.
墨子(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90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以"兴天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十大主张。"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子创立的墨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亟待挖掘、开发的宝藏。  相似文献   
47.
傅山是明清之际开创诸子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诸子学研究中,对千百年来少有人问津的墨子之学进行了注疏及研究,以自己的方式解读和阐释墨子及其学问,对墨子思想多有阐发,并借注疏墨予表达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观点。  相似文献   
48.
清末民初墨学之繁兴由当时的社会转型环境与学术自身发展理路所决定。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墨学的思想和精神为之提供学术解释和智力支持,这一经世致用的社会价值是其得以兴盛的基本原因;近代社会转型下的自由学术环境,也有利于墨学学术的发展;清代学者对墨学的奠基和研究方法的近代化,亦促成了墨学研究的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49.
综述第六届墨学国际研讨会的时间、地点、与会的主要领导、学者以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即科技思想主题和哲学文化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50.
百年来墨学之所以能够复兴,或可谓是因缘际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现代性接触下,做出回应的一个范例。而今已进入全球化的时代,情势丕变,尤甚于已往,各民族文化议题的讨论不再只是向西方文化倾斜,而被提升到能够相互沟通对话的层面,以寻求彼此正确而同情的理解,进而谋求未来文化融和的契机,共创人类的新文化。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做为中华文化核心的中国哲学也面临必须加强全面自我省察、自我评估,汰芜存菁,以重启新机,谋求穷变通久之道。基于这个构想,本论文以"当前墨学议题研究的反思"为题,旨在以墨学为主,对照当前的时代趋势与哲学问题发展方向的动态,先溯其源以明墨学本衷;次反省近代墨学议题的研究方向,并重新加以评估;再尝试提出可与西方对话,与可能再发展的墨学议题与研究方向;以期:一、自我厘清并加强有关墨学议题的问题意识,二、提供当代墨学研究者共同研议、参考的论题,盼望墨学研究者在当代共同为活化墨学、创新墨学价值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