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467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561.
先秦儒家已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初步认识到生物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天人相分”的观念中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下提出“仁民而爱物”,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没有“天人相分”的“天人合一”是不健全的,“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562.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儒学思想家、哲学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主义体系,并借此提出了他的君权神授的政治学说,他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理论在当时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在历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3.
通过对中西天人哲学的比较,分析说明中国与西方两种不同个性、不同侧重的哲学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从中得到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64.
天人感应的灾异观与中国古代救灾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中国常常以天人感应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去认识天人关系,认识灾祥休咎与人事祸福,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天人感应式的灾异观,使救灾措施披着神秘的、天人感应的色彩。 一、 天人感应式的灾异观 天人感应式的灾异观起源很早。我们在《尚书》中已经能看到对这一观念的推论。比如《洪范》篇说,雨晴暖寒风这五种现象如果都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草木就会茂盛,庄透就会丰收。如果一种现象过多或过少,年成就不好。天子的德行对这五种现象有决定性的影响。天子具有肃、义、哲、谋、圣等德行和能力,雨晴暖寒风就不会错过时节;反之,雨晴暖寒…  相似文献   
565.
中西哲学境界的基本差异及其共同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哲学自其发端处便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基本境界。追本溯源 ,从微观上入手 ,分析表现这种差异的内核思想 ,力求在这种比较中揭示中西哲学演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及其在心理层次上和社会行为中造成的巨大辐射力 ,并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下 ,试着对哲学成长的远景作出探索性的求解 ,即中西哲学都应内在地而不是外在地完成“情”与“理”的全方位融通。希望在全面审视中西哲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时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66.
567.
以“和”为美 ,以“中”为尺度的“中和”之美的范畴 ,首先是从音乐的声音和谐开始的。即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出发 ,声色之美的感受要符合人的感官要求 ,使人的精神达到一种中正平和的状态。然后将这个范畴推及到自然、伦理、政治和人格修养。由人之身心平和 ,才有伦理上的君臣父子 ,长幼尊卑的道德秩序 ,因此 ,就能在政治上实现和政之美 ,即达到政通人和 ,国泰民安的目的。“中和”之美强调“和”,是在杂多的对立因素中取得和谐统一。它与单一的“同”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568.
本文认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主要是由于人类行为的失范使然,并且归根结底是由于支配人类行为的文化观念出了问题。要想有真正的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从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与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能力、自然的价值等方面来一番文化观念的变革。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69.
“天人合一”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意义.儒家的“天人合一”,其主流精神是指建立在道德心性论基础上的主、客未分的“天人一体”,而非以自然为本和表现为主、客分立关系模式的“天人和谐”.它所体现的主要是一种道德性命之学,其旨趣在于为人的生命存在确立形而上的根据.“一体”论与“形而下”的“和谐”论不仅有着明显的区别,且其分野亦标示着能否对中国哲学基本特征和其表征的哲学理路作出正确的把握.以“天人和谐”释解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是对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570.
司马迁的天人思想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既有家学师承,也包括儒家思想、五德终始说、先秦学说等,因而表现出二重性特征:既怀疑天命,强调天人相分,又表现出不彻底性,承认天的意志性的存在.但其天人思想中明显表现出了重人事的特征,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