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466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虚拟市场评价法(CVM)是目前环境经济价值货币评估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理论基础已日趋完善,但受可能发生的偏差的影响较大,其准确性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当前国际上最为推崇的两阶段二分式选择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本文讨论了虚拟市场评价法以及两阶段二分式选择法的原理,推演了应用两阶段二分式选择法计算支付意愿金额(WTP)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环境价值评价案例,详细说明如何应用两阶段二分式虚拟市场评价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并据此估算支付意愿金额。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考察传统的“天人之辩”出发,认为从汉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到宋理学以来,在建立了一套天理规则系统后,从而使其僵化,时至近代,则成为一道迈出中世纪的篱藩。而在西洋船坚炮利压迫之下直接造就的封建理想天国的崩溃,使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日渐失去根基,在民族危亡的外力作用下严复祭出的“天演”援引西方理论,对“天人之辩”进行了一次近代扬弃,对中国思想界及各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本文就此分析了其近代特点与传统的关系,试图从另一个视角蠡窥中国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中一些思想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3.
本文讨论具有周期系数的二元联立吕卡堤方程组,给出该微分方程组存在周期解的一个实用、简洁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4.
主客二分——先秦"吾""我"差异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汉语中,第一人称“吾”“我”在使用上的区别可以概括为:“吾”主要作为主体来使用,倾向于主观表达;而“我”主要作为客体来使用,倾向于客观陈述。前辈学者提出的“格位”说,只是“吾”“我”主客二分的特点在形式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95.
"为人生之道"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价值所在。"道"既是中国文化最高的规定性,也决定着中国文论的总体特征。中国文论是一种民族文论,包括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历史文论遗产和当代文论实践两个方面。中国文论建构的合法依据在于用话语表述或通过话语形成的、某种动态的特殊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处在形成过程之中。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文论的意义旨归,是多元文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论的理想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96.
许衡作为元代著名的理学大儒,针对当时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状况,提出了以"天人和谐"为主题的一系列社会建设思想,即"仁为四德之长"、"中庸理论"和"治生学说".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这些内容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7.
老子和谐社会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包括天人和谐、人际和谐、政治和谐三个既有内在联系,又依次递进的层面。天人和谐思想所提出的顺应自然、善待自然、和谐发展模式对于重建当代生态伦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人际和谐思想所提出的少私寡欲、知止不殆、谦让不争的思想是重建人际伦理的精神资源;政治和谐思想所提出的理性政治、以德治国、社会公平思想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8.
天人思想在中国早期思想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春秋时期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完成了由天命中心论向人本主义的过渡。《左传》深刻的反映了这一思想转变,体现了春秋时人在敬奉天道的基础上,高扬人道的价值,理性地构筑天人关系。  相似文献   
99.
关于能动原则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往往以革命意志与历史规律的矛盾形式为定向:时而强调这个,时而强调另一个.它表达了两种世界观--庸俗(机械)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立场的张力和斗争.这一关系并不仅仅是由卢卡奇/柯尔施反对梅林/普列汉诺夫来指证的,而更是由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自身的内部逻辑决定的.在庸俗马克思主义中,对斯宾诺莎主义的钟情,就像对费希特的行动主义一样强烈.而马克思自始就要对此关系从矛盾的关联方面来理解.这种关联表明意志和规律各自在社会有机体中共存而又二分.与为什么和如何遵循历史规律问题相比,意志论的证成首先是针对解决一种社会有机体(机能障碍)理论所提出的问题.一种社会有机体理论既不能忽略对意志唯心论的批判,也不能忽略对机械唯物论的批判.我们对人的意志和客观规律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系批判,不仅是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最具穿透力的评论,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哲学的能动原则在何种意义上巩固地奠定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揭示.  相似文献   
100.
文章列举了关于"六经"的三种主要排列次序,以探讨<易>居"六经"之首排列次序的形成过程,并追溯其形成的原因.认为<七略>以<易>居"六经"之首与当时汉代的整个学术背景及刘歆本人的治学特点有关,这也是后人以<易>居群经之首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