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6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基《春秋明经》是为举业而作,有因循《春秋胡氏传》的思想内容,也有超越《胡传》的思想内容,研究《春秋明经》的思想需要与《胡传》进行对比甄别。《春秋明经》在夷夏问题上,坚持以夷夏之辨为礼义之辨,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春秋明经》的天人感应说承自《胡传》,与刘基自己的天人感应观念有区别。《春秋明经》的著作年代应当在青年时期。  相似文献   
12.
雷顾 《教师博览》2011,(7):54-55
从一开始,洋务运动就阻力重重,极不顺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使清政府几临灭顶之灾,但就是在这样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它对应不应该仿造洋枪洋炮洋轮等"救命之举"竟仍然犹豫不决。今日看来十分"温和"的洋务运动,在发轫之时却被指为"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与今日"全盘西化"的指责一样严重),曾遇到今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反对。以现代大机器生产来造枪炮船舰,通电话电报,明明是统治者在近代要生存就不可少的措施,却遇到统治阶级中冥顽不化者以"夷夏纲常"这类传统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  相似文献   
13.
颜之推《观我生赋》具有鲜明的夷夏之辨,反映出南北朝后期民族间政治与文化的碰撞。贬夷表现为对北朝鲜卑族文化落后、人心狭隘的不满,尊夏表现为对南朝故国、文化的无比留恋。作品表达亡国之辱,抒情低回、吞咽而重节制;抒发人生困顿则委婉、深沉、坦诚。  相似文献   
14.
《元史·耶律希亮传》中的“出布儿城”,即为刘郁所撰《西使记》中的“赤木儿城”。“赤木儿”为当时聚居该城的并汾人通行的汉语晋方言“杵磨儿”一词的音变。“也里虔”不是习见认为的亦里巴里或伊犁城,而是耶律希亮笔下的契丹语“夷离堇一大王”的音译,“也里度城”意为“王城,察合台宗王阿鲁忽的斡耳朵所在地。  相似文献   
15.
李璐 《留学生》2011,(3):56-57
常嘉煌出生在敦煌莫高窟皇庆寺,学步同时就模仿在石窟工作的父母.用树枝在洞窟前的沙地学画.这些画开启了他作为画家的天赋。 常嘉煌自幼受到父亲常书鸿以及李承仙.靳尚谊.朱乃正等油画前辈的启蒙.在日本又得到日本平山郁夫、东山魁夷等日本画巨匠的教诲.海外26年.对东西方艺术的学习和交融.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艰难时期,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下,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排斥又相互交织。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抛弃守旧观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在文化选择上展现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强烈的家国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作为早期启蒙思想家,王夫之面对明亡清兴的易代鼎革巨变,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和夷夏观进行了重新解析和阐释。在王夫之看来,天下姓“公”不姓“私”,即天下是天下人的“公天下”,而不是一姓之私的“私天下”。在夷夏关系问题上,王夫之认为,各民族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所禀受的天地之气也不同,因此民族习惯、民族文化也不同。他反对民族间互相侵扰,主张各安其所。在明清鼎革之际,王夫之继承了传统的“天下为公”思想,强调保族固类,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反思和剖析王夫之的天下观和夷夏观,对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伦理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雪濤 《中国文化》2021,(1):197-218
本文以我國最早的漢德詞匯表《額哷馬尼雅語》爲研究對象,對德國漢學家福克司(Walter Fuchs,1902-1979)於1930年代對這一成書於1748年的雙語詞匯表的發現和研究做了梳理,同時根據德文和中文的史料對此書作者、德籍耶穌會士魏繼晋(Florian Bahr,1706-1771)的生平做了鈎沉.在對以往的研...  相似文献   
19.
夷离毕院是辽代掌管契丹族刑狱的重要司法机关,本文从官员的家庭出身、入仕途径、任职时期以及官员个人特点等4个方面分析了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通过统计,契丹贵族在所有官员中约占53.4%,在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中占有绝对优势。世选制和内官入仕是夷离毕院官员选任的两种主要方式。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主要集中在圣宗、兴宗、道宗三朝。另外,由于司法机关自身的特殊性,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对于官员个人的思想品质、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平  胡亚南 《云南档案》2013,(12):15-17
清朝末年,朝廷腐败,国土屡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清政府内外交困,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力主改革,抵侮御辱:在文化教育上主张变革科举制度,讲求实学,师夷制夷。继之,不少洋务派人士纷纷向朝廷上奏疏,要求兴办西学。一时间,兴办新式教育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个潮流,新式学堂的开办带来了师资不足的问题,本文所介绍的南洋公学师范院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