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再探二十世纪初美国女权运动迅猛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美国女权运动史 ,人们可以发现从 1 84 8年到1 90 0年的半个世纪中 ,只有四个州即怀俄明州( 1 890 )、科罗拉多州 ( 1 893)以及爱达荷州和犹他州( 1 896 )给予妇女选举权 ,而从 1 90 0年至 1 92 0年的短短二十年中 ,先后有三十二个州给予妇女选举权 ,并在宪法中得以确定。二十世纪初女权运动迅猛发展首先是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的发展带来广大妇女基本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 1 90 0年的人口统计报道 ,在美国近六百万妇女走出家庭靠挣钱为生。 1 890年到 1 90 0年之间 ,工厂中的女工数量比男工增长得快 ,它比出生率增长都快。到1 …  相似文献   
22.
试论“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世纪的女权运动,极大地唤醒了妇女的“女性意识”,使其成为构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旗帜。但审视当今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由于对“女性意识”过度肯定与张扬,已对其创作与批评构成了多重负性效应:以对男性仇视的心态,强化女性所独有的存在部分并无限加以扩张,从而注定了其审美意识的单一化和封闭形态。要克服这些负性效应,则需要从理论性、理解与运用上、概念的开放性上突破“女性意识”自身先天性的性别的“偏执”与“自大”,还其一个性别的“执著”和“精明”的正身  相似文献   
23.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的妇女参政运动持续时间长,规模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力争的仍是宪法上的平等,但是由于认识上的提高,参政范围比民国初年更为广泛.其突出表现是这次参政已超出了资产阶级女权运动的范畴,带有无产阶级妇女解放的性质.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进入衰落时期。正是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贝蒂·弗里丹的著作《第二阶段》于1981年问世。在这部著作里,她总结了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得失,并提出进入女权运动第二阶段的历史任务及在第二阶段需要采用的新模式——贝塔模式。  相似文献   
25.
26.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段维新派在进行社会变革的同时,十分重视妇女的解放,并把妇女解放作为资产阶段维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倡导男女平等、反对缠足、主张婚姻自由、婚式从简、倡导晚婚晚育等一系列思想和主张促进了妇女的觉醒,从政治上,思想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他们创办女子不缠足组织和兴办女学的社会实践,从行动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妇女不缠足组织的和觉醒了的新型妇女积极参与维新运动,揭开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帷幕,并为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7.
<正>自古至今,历史故事总能让人们津津乐道并笃信不疑。然而,美国《CRACKED》杂志网站近日载文称,有些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其实不过是骗人把戏。西部暴力不断枪战频发【误传】美国西部给人的印象是,社会动荡不安,枪战频繁,杀人司空见惯,一旦发生争执,必定诉诸子弹,直到一方完蛋。随便在一个乡村酒吧里,牛仔们都荷枪实弹,话不投机  相似文献   
28.
启蒙于西方的女权运动,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女性主义只有约一百年的历史,从其启蒙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女权运动缺乏理论指导。西方女权运动影响深远,激起了全世界女性的维权意识,也加速了我国女性主义的形成,并推动了我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鲁迅先生的<伤逝>与丁玲女士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分别塑造了子君与莎菲两个在五四文学革命之后,资本主义自由思想传播过程中,追求个性自由、婚姻自由的两个新女性的形象.本文从创作的社会背景、作品的创作者以及原文的解读等三个方面对两个文学形象进行比较分析,解读特定时代下人物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0.
唐群英在家乡的女权活动,包括兴办家乡的教育,注重实践,贯彻"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思想,并提倡女子解放。这些活动其实是其前期在北京领导女子参政运动的继续,规模和影响虽不及女子参政运动,但对湖南的女子解放却起了开先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