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大多内容荒诞离奇,探讨死亡和欲望。他的《水泥花园》叙述了在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教育中四个孩子畸形成长的故事。本文从女权主义和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水泥花园》中朱莉在成长中女权主义意识的逐渐觉醒,但由于家庭和社会上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她最终与弟弟发生了乱伦的悲剧,这对当今时代下我国的青少年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2.
处于西方文化中心的英国女性解放运动与的女性解放运动有着不同的格局,这种不同的格局,使中国和英国的女性文学在女性解放运动意义上出现了差异。中国和英国女性共同的受制于男权中心文化的地位又使女性文学在差异中显示出某些方面的趋同。  相似文献   
83.
《作女》是一部糅合了多种审美旨趣的作品,既通过对诸多社会时尚和有别于传统的性观念的描写营造了浓厚的大众审美趣味,又通过获得了物质和性的双重自由的女性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折射出女权主义思想,同时,小说还表现了对人的生存关怀的意图,关于人的存在本质、自由、生活意义等的思考逐渐接近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84.
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是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创始人之一.两人长期合作,撰写了<阁楼上的疯女人>、<诺顿妇女文学选集>、<没有男人的地带>等女权主义批评论著,其中<阁楼上的疯女人>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美国文论中的经典.两位批评家试图从新的视角去理解19、20世纪独特的妇女文学传统及其共性,批判菲勒斯中心的父权制和男性文学传统,挖掘妇女的文学创造力,恢复长期以来经常被人忽视了的妇女文学史,修正文学史思想中一些最基本的术语,从而建构一种新的女权主义文学典律,并在伊莱恩·肖尔沃特"女性美学"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女权美学"批评.  相似文献   
85.
陈独秀是中国女权运动思想史上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之中、之后各自表达了一套女权言说,从中可以观察到这些言说与他的更为宏大的叙述——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更替有关。女权与国权、人权、阶级权之间本来具有相当距离甚至冲突,却没有影响到陈独秀对它们的兼顾。其基本的原因,在于20世纪早期中国面临的空前危机,需要急切调动全民的力量来应对,而女性在功能、数量上都不容忽视,故引起重视并将女权论说朝推进国权、人权、阶级权的方向开展,注重其“人”的同质性。可见陈独秀的女权论说,与西方女权主义反对的“性歧视”不可同日而语,实际上谈不上所谓“男权释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沈大雷 《文教资料》2008,(28):211-212
杜拉斯和陈染都是重要的女权主义作家,尽管她们的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在她们的作品中仍然体现出了较为类似的女权思想.在杜拉斯的<情人>和陈染的<与往事干杯>中,这一现象有着较为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87.
女权主义思潮是当代西方社会中一种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潮,它作为当代西方国家中女权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从某一侧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女权主义的影响,反映了女权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联系.  相似文献   
88.
郝思嘉的本性无法容忍男人爱上别的女人;她蔑视传统敢于挑战男权统治,虽然后来在与瑞德的战争中失败了,但仍然埋下了反败为胜的伏笔。这一切与米切尔时期的女权运动有关,可以说,郝思嘉即是20世纪女权主义旗帜下的米切尔自己。  相似文献   
89.
布朗宁的名作《我已故的公爵夫人》长期以来在英国诗坛享有盛誉。不少读者对公爵的冷酷无情愤怒不已,对公爵夫人的悲剧结局扼腕叹息。文章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出发,认为男权至上的婚姻制度,及公爵夫人自身行为有悖当时社会准则和不能适应社会环境,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为了迎合女权主义,广告中出现了颠覆男权制传统的“女权”形象,并受到女性的欢迎.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消解、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传统的情境中,女权广告中性感、苗条、美丽的“女权”形象,只是后现代式的文本游戏,并不是女权主义的革命性胜利,反而以男性隐性话语的方式,将女性再次置于被凝视的客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