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10篇 |
科学研究 | 6篇 |
各国文化 | 2篇 |
综合类 | 5篇 |
文化理论 | 2篇 |
信息传播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好人难觅》是奥康纳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尽显怪诞特色,与安德森的《鸡蛋》有些类似。两部作品中都塑造了“畸人”形象,通过背离一些所谓的“事实”的描写,关注“事物的本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对比,试图说明两位小说家所描绘的怪诞的同异之处,并说明它们都是当时社会的产物,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精神状况。 相似文献
92.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8):62-64
很多城市都在宣传好人、学习好人,好人现象成为公民道德教育的范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比如近年来,商丘市就涌现出一大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敬亲、自强不息的凡人善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从"商丘好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映射的影子。商丘的道德土壤催生了"商丘好人"现象,"商丘好人"现象是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商丘好人"榜样的力量不仅使公民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商丘道德文化的高地,增强了人们对道德文化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践行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93.
94.
李长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3):52-56
在古典传统的视野中,学校产生于闲暇,并在闲暇中操持人的灵魂德性,特别是默观的德性,以造就具有卓越品质的自足的好人。那种为获取外在的诸善而进行的繁忙的劳作以及与之相应的世俗品质,是为闲暇而存在的,不具本体价值,因此与引人向善的学校教育无缘。不过,近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取消了古典传统中的闲暇教育的本来意义,繁忙以及繁忙后的娱乐成了学校教育的主题,然而这样的转变也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堕落。现代的学校教育有必要审慎地教人瞻望与思考天道,教人做好人。 相似文献
95.
自2008年发布“中国好人榜”以来,截至2022年7月,安徽共有1620人入榜,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中国好人安徽多”成为闻名遐迩的道德名片,诠释着现代化美好安徽的道德内涵。本文从现象、文化和传播的角度,剖析安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背后的宣传机制、阵地建设、文化引领、关爱帮扶机制等,探讨如何把各级身边好人“盆景”培育成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风景”,打造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领域引人注目好人现象。 相似文献
96.
冯书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5):564-571
苏格拉底之死在根本上反映的或许不是哲人与政治的冲突,而是好人与好公民的冲突.如果将《申辩篇》的论证主题概括为"我是一个好人",那么《克里托篇》的论证主题则可以概括为"我要做一个好公民",在做好人与做好公民之间发生冲突时,苏格拉底选择了做好公民.由苏格拉底之死引发的好人与好公民的政治伦理焦虑在民族国家主导的现代社会有了不同于城邦时期的表现形态.在政治领域逐渐缩小的现代社会,好人似乎比好公民具有更加根本的意义,与此相应,好人教育似乎比好公民教育更为根本. 相似文献
97.
商丘,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是一方孕育好人的沃土。好人就像星星之火,在这里形成燎原之势,引领整个城市温暖前行。作为党的喉舌和重要舆论宣传阵地,《商丘日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常年将发掘“商丘好人”典型、报道好人故事为己任,精心塑造培育“商丘好人”道德品牌,营造出学好人、做好人、敬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8.
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我们只有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在讲好课,育好人,重实效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99.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54-58
严歌苓从第一人称全知视角出发,讲述了"好人"刘峰由"英雄"滑向"无用"的命运泥沼。揭示了"好人"形象内互为悖论的两大精神层面:"英雄"与"没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政治高压的状态下,刘峰是被政治意识形态驯化的好人,好人行为被集体意识形态话语操纵,是"文革"时代思维的产物。文工团的青年将其视为集体意识形态训诫的产物,忽略了人性中本有的善意。文革结束,新时代到来后,刘峰仍然坚持着好人行为说明着刘峰的好人行为,流露了人性的真实淳朴善良。隐含作者萧穗子评价了好人"刘峰",表层赞赏刘峰心灵手巧,实则暗含着不重要的真实评价。作者只注意到"好人"行为中的政治属性,未真正理解构成"好人"的核心因素——人性之善。 相似文献
100.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3):81-82
20世纪初期属于社会转型期,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时期,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胡适的"好人政府"理论经过一番博弈,终在军阀吴佩孚的支持下,"好人"们的努力下变为实践。但最终由于直系军阀内部的争斗,"好人政府"昙花一现,72天即告破产。本文从"好人政府"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轨迹以及其思想体系出发来研究胡适的"好人政府"思想。虽然"好人政府"的建立和发展是军阀争斗的产物,具有空想性,但本文认为"好人政府"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对当时和现代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