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3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本研究以自编的两个测验故事为测量工具,考察了同是9岁的3名不同类型儿童(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水平及异同。结果表明:这三名儿童都能对自我和他人行为进行预期,但他们都没能通过错误信念测试。其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朱某很难理解自我和他人愿望,他和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王某又在理解他人消极性情绪上存在缺陷。相比较而言,正常儿童的心理推测能力最好,其次是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再次是轻度智力障碍儿童。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采访,调查采访孤独症大龄群体家庭.调研表明大龄孤独症群体家庭存在家长系统操作能力不高、未来生活保障低、家庭负担重的困境,因此现在迫切需要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重视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的等.鉴于此,本文提出加大大龄康复训练机构建设以及完善职业培训体系,以期促进大龄孤独症群体社会支...  相似文献   
73.
心理孤独症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常见的一类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心理孤独症学生的表现、成因及引导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为探究指导性反馈应用于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干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对14篇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归纳其在干预对象、干预情境、使用材料、评估工具、实验设计、干预目标和干预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据此,提出应进一步重视指导性反馈实证研究的开展、注重指导性反馈干预的效果追踪、优化指导性反馈干预的实施方案,开展指导性反馈结合其他干预方法的综合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5.
孤独症是一种发病于婴幼儿期的精神发育障碍,以交往障碍、刻板行为与单一兴趣为核心特征,并伴随终生,70%左右患儿伴随智力障碍。孤独症病因至今没有被找到,因此目前无有效的医学治疗方法与药物,教育与行为矫正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根据2001年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0到6岁精神残疾儿童中,因孤独症致残的占78%,孤独症已成为儿童致残疾病之首。目前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每88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孤独症,这个比例足以引起所有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中国将孤独症列为精神残疾的一种类型。之后,随着关于孤独症儿童的各种报道逐  相似文献   
76.
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疾病,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和兴趣狭窄等。当前我国的孤独症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于实际教学工作形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语文教学在当前的小学课程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对孤独症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相关教师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克服自身障碍,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语文课程天然的优势,来帮助孤独症学生逐步提升交流和沟通能力。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游戏的方法,以促进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77.
沟通矩阵是沟通障碍者使用辅助沟通系统前重要的评估工具,它兼具功能性与发展性的干预目标指引、评估快捷精确、以数据验证成效、敏感度高、一致性强等特点。本研究以一名8岁无口语孤独症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沟通矩阵为评估工具,评估学生当前的沟通能力,根据评估结果拟定个别化干预目标和方案,在学校情境中给予学生辅助沟通支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78.
培养积极的身份认同能对普通人群的精神健康产生重要作用。近年来,身份认同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学界关注。本文对国外有关孤独症患者身份认同及其对精神状态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结果显示,由于长期处于社会污名、排斥等负面境地,孤独症群体的身份认同水平普遍偏低,这导致该群体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精神状态。帮助孤独症群体建立积极的身份认同能够有效改善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并提升他们的社交意愿和水平,这需要包括媒体、教育者、家属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9.
孤独症儿童在RDI训练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I即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法( Relational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的英文缩写,是美国葛斯汀博士从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的、旨在培养孤独症和其他交往障碍儿童人际互动和社交技巧能力的方法,在美国和港台都比较受欢迎。  相似文献   
80.
王颖 《文教资料》2009,(36):101-102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颁布《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国际和国内不同行业均在积极研究其应用的方案。本文通过分析ICF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了其在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等方面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内容等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