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本文首先采用通说的观点,认为贪污罪是“纯正身份犯”,其身份特性为“国家工作人员”。然后对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即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单位财物占为已有的如何定性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主犯决定论”、“分别定罪说”、“主要客体决定说”、“贪污罪说”的基础上,提出应当正确理解犯罪构成、共同犯罪的含义,将主观要件作为核心,在对上述人员定罪时,主要考虑主观上利用了谁的职务便利,如果是相互利用,则要考虑数罪并罚和想象竞合犯。  相似文献   
52.
《邢台学院学报》2016,(1):74-77
我国《刑法》中的行为对象人法定身份可分为被害人身份和非被害人身份两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被害人法定身份中最重要的保护对象。法庭属于国家审判机关的组成部分,聚众对其进行冲击的危害性并不小于聚众冲击其他国家机关的危害性,因此,应提升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法定最高刑,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法定刑一致起来。非被害人的行为对象人大多是犯罪的受益者,当其具有一定身份时,就使得行为人或者构成犯罪,或者构成更重犯罪,或者被从重处罚。鉴于单位行贿罪的对象为"国家工作人员",应提升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使其比单位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处罚更重。  相似文献   
53.
婚内强奸定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女权主义思潮的兴起,婚内强奸这一触及到人们最为敏感的区域--家庭性暴力,引起了国内外法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围绕这一问题各界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婚内强奸的定性以及规制的问题.文章围绕婚内是否有奸和婚内有奸应否定罪以及如何定罪问题展开了对婚内强奸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54.
期待可能性理论源于德国对"癖马案"的判例,具有重要的定罪、量刑和罪过的判定功能。期待可能性理论能指导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目前在我国司法实务中已有一定的运用。  相似文献   
55.
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数额犯的数额就可能存在多种形式,案件或者各个被告人究竟按照什么样数额标准定罪,就显得十分复杂.因此,分析共同数额犯的定罪数额标准和量刑数额标准,对于共同数额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我国共同数额犯理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
一吻定罪     
阿碧 《成长》2007,(6):65-67
1993年3月9日,16岁的少女罗斯和同学去明纳多大峡谷春游。第二天上午,罗斯和同学在丛林中走散,然后失踪。5天后,在人迹罕至的悬崖下,警方发现了罗斯的尸体。索拉市警方经过现场勘测后得出结论:罗斯是在迷路之后失足掉下了悬崖。[第一段]  相似文献   
57.
一、何谓媒介审判媒介审判(trial by media)也叫报刊裁判(trial bynews paper),我国学者魏永征认为,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  相似文献   
58.
朱文伟 《考试周刊》2014,(43):30-31
<正>刑法规定了对于罪犯的各种各样的刑罚,所以刑法是一种恶,一种必要的恶,一种保护国家、人民利益的恶,一种迫不得已的恶。如此,刑法只有在为了制恶,并且非刑法不足以制恶的条件下才启动。因此,刑法的锋芒指向是确定的,即对社会有严重危害、触犯了刑法规定的行为——犯罪行为。各国刑法都有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均衡原则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59.
媒体评价对于司法审判有着深远的社会价值,然而司法公正需要法官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下作出裁判,现实中媒体评价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因素分布在媒体、司法和民意三方面,我国需要尽快建立媒体评价与司法公正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0.
清代地方判牍中充斥着大量诬告案,对此,法史学界一直有这样的解释,所谓“为图准状而诬告说”,但此观点尚有值得商榷的余地,解决之道在于回答“什么是诬告”。通过考察清代地方判牍发现,地方官话语中的诬告与中央规范层面的诬告认定上存在不一致性问题,地方官话语中的诬告有非规范的一面,有时只是一种事实表达,当诬告的是轻案时,对后果、情节和主观方面的表达多有忽视,其目的在于进行话语威慑,使一方息讼;而诬告的是重案时则趋向中央规范层面,定罪上会依照律例之规定,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告诉后引虚、危害后果或情节严重性等方面,继而从轻发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