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取保候审难是困扰我国刑事诉讼的痼疾,其在适用上的无序、不当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诉讼观念的滞后、立法的不完善、正当性差是目前取保候审制度缺陷的根源。应变革诉讼观念,完善相关立法,强化对取保候审的程序性保障。  相似文献   
132.
行政事业审计主要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以确定其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促使其加强财务管理,规范经济活动。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不但掌握着许多行政权力,而且还掌握着大量财政资金和资金的收入分配权。因此,这些资金使用的是否合理、合规、合法,将是我们审计的重点。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33.
曾强  周斌 《华夏星火》2004,(11):64-66
为了确保“实现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的人民法院改革目标的实现,最高人民法院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探索新的审判方式,陆续对如下制度进行了改革与完善:案件的流程管理、审前准备程序、法庭上的举证、质证与认证制度、审判公开制度、裁判书制作、执行制度与再审制度等。希望通过对审判方式的改革与完善,在提高案件审判质量的同时提高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134.
135.
在社区矫正审前评估程序中引入担保机制,是近年来成都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内容。部分试点地区的司法实践效果表明,通过运行担保程序,可充分调动社区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中来,这有利于充实监控力量。本文对审前评估程序中引入担保机制的重要意义、审前评估程序中担保机制的制度设计(包括担保主体及具体要件、担保程序、担保人职责等)以及进一步完善担保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探索,希冀对充分发挥该制度的作用以预防和减少刑释人员再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6.
羁押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而是拘留和逮捕的持续性后果。由于立法的“羁捕合一”,导致实践中审前羁押率一直居高不下。事实上,96年刑诉法已经规定人民检察院的批捕权和对侦查机关申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案件的批准权,而12年刑诉法也增加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规定,可见我国的羁押审查制度已初见雏形。但由于立法及实践的不足,此项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疏漏,应当借鉴域外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羁押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37.
新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备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权.面对数量众多的被逮捕的在押人员,从效率视角出发,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提出从转变理念、完善审查程序、整合相关部门资源,以提高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8.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羁押必要性审查分为法律监督型、职权审查型、申请审查型这三种类型,不同于逮捕必要性审查,二者存在着本质、侧重点、标准、适用顺序、特质的不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范围只限定在逮捕后的羁押(即未决羁押),审查主体是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应当贯穿于从逮捕后至判决生效前的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大诉讼阶段。  相似文献   
139.
诉讼和解是诉讼内合意解决纠纷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诉讼和解是建立而非完善的问题。建立我国诉讼和解制度应在理论上明确诉讼和解的性质,在立法中明确诉讼和解的根据、构成要件、效力及其形式、瑕疵范围和救济方式、适用的期间,同时结合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建立专门的审前和解程序,以更好地实现诉讼和解制度的机能。  相似文献   
140.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具有整理争点、固定证据、促成和解等功能,在整个审判程序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我国现行立法中并没有完整的审前准备程序。本文通过对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分析,提出了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