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焦小仁 《大观周刊》2013,(11):34-34
因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逮捕后羁押侵犯人权的现象,为更好的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凸显国家对公民人身权利的切实保护,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明确了逮捕后羁押的必要性继续审查机制,强化了人民检察院对逮捕活动执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22.
现行未决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存在执行力不足,缺乏独立审查机制,必要性证明困难和审查程序行政化等问题.新刑事诉讼法首次以立法形式赋予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职能,但并未明确履行该项职能的具体程序.为了增加制度可行性,确保未决羁押的准确恰当应用,应当建立相对诉讼化的审查模式,完善羁押必要性证明机制,完善司法机关业务考评体系和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23.
社区矫正中审前社会调查是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犯罪人进行基本情况、家庭状况、一贯表现、社区评价等方面的调查,预测其再犯可能性,为准确适用社区矫正,保证矫正效果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审前社会调查报告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性质,在诉讼程序中没有合理的运用机制,并没有普遍适用于适合社区矫正的成年被告人。文章通过借鉴美国"量刑前调查报告"的运用模式及我国未成年人审前社会调查报告的运用,明确社会调查员的诉讼地位和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并为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庭采纳程序提供意见,建议完善质证和证人出庭程序,保障社会调查报告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24.
论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及“一步到庭”审判方式的弊端,提出了其改革方向是:第一,确定审前准备程序对实现诉讼程序公正、效益的独立价值;第二,构建以当事人为主导,法院进行组织、指挥的审前准备程序。文章还进一步提出了实现此目标的具体措施:1、强化诉状功能,建立强制答辩制度;2、变随时提出主义为适时提出主义;3、明确规定双方当事人及法官在审前准备阶段的活动及权限;4、明确规定双方当事人在审前准备阶段的和解权及和解效力  相似文献   
25.
随着各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程序公正越来越被强调,民事诉讼程序的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在这些程序制度的建设中,审前程序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在此方面,美国民事诉讼的审前程序更是被各国所借鉴。其诉答程序、证据开示程序、审前会议制度等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6.
我国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缺位导致一系列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侦查程序、起诉程序和庭前程序中产生了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诸多审前程序中的弊端无不与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缺位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必须建立我国的审前法官制度。  相似文献   
27.
民事诉讼中的审前程序在司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关于法官在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地位的有关规定存在缺陷,使得审前程序的收集证据、整理争点、促进和解等价值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因此,在司法改革的浪潮中聚焦法官在审前程序中的地位,通过采取预审和裁判相分离、合理分配诉讼各方主体的权利等措施,并突出法官在审前程序中促进当事人和解的作用,以实现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所特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8.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1,(7):63-63
媒体披露关塔那摩机密文件 美国媒体最近披露了有关关塔那摩监狱羁押者的约700份官方文件.为人们了解这个关押恐怖分子嫌疑犯的特殊监狱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9.
长期以来,我国在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方面一直存在程序空白.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体现了国家对捕后羁押程序的重视,也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法的进步,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然而,新法的规定过于简单,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序体系.文章通过阐述审查程序适用的主体和案件范围、审查程序的时间和方式、审查程序的内容和审查后的处理原则等方面,意在增强捕后羁押必要性制度的可操作性,有效减少错捕、滥捕现象的发生,进一步促进我国捕后羁押必要性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0.
法院调解是一种特殊的调解活动,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并以中立的调解人身份,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进行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和诉讼制度.但在审判实务中,调解权被滥用,出现“调解功能的扩张和判决功能的萎缩”的不正常现象,形成特有的“调解主导型的审判方式”,其负面效应已日渐突显.所以本文拟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