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篇
教育   47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言语,没有言语,也就没有教学。言语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文本交流沟通的桥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言语显得特别重要。语文教学言语要比其他课程课堂言语美,这也是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审美化教学也要求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美。  相似文献   
82.
审美境界一般是指在生活中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的境界。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将其人生和艺术的境界提升到审美的境界——“平淡”,这种平淡的审美境界主要由其“自然”的哲学观、注重实践的生活方式和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而达到诗意地栖居三方面的因素形成的。  相似文献   
83.
货币成了通行的合情合理的价值符号,重新定义并命名了几乎所有的领域,金钱制造着这个世界的规则,也制造着这个世界的良心;人心经历了重大的变革,权力与知识的合谋则暗算了这个世界所剩无几的他者的声音,话语权力在形而上的领域内夺取了形而下的野心与辉煌。在这一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战中,权力与知识的共谋关系显而易见。学者对“知识”的认同、吸收、归纳与重新阐释,使这种权力效应扩大化,并在与权力的优化组合中,形成新兴知识与新兴学科。权力与知识的相互辅助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上皆大欢喜的“双赢”。  相似文献   
84.
85.
语文教学有三个层面:语言文字训练的层面、文化传播的层面和审美化育的层面。这三个层面是有机交融、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6.
康艳 《丹东师专学报》2009,(4):81-84,140
1986年作为后新时期文学的标志性的一年,也发生了诗坛最具轰动效应的事件,即由《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推出了《中国诗坛:1986年现代诗群大展》,它将诗歌创作沉入对日常生活的思考,通过语言的"自我表达"向日常生活世界回归,体现审美日常化的创作取向。本文以于坚的诗歌创作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其相关诗论主张的清理、分析来探讨处于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坛在推动日常生活进入审美的范畴所做出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87.
消费文化具有影像的无深度的仿真符号的特征以及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功能、它促使新型文化媒介人诞生,所以消费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在文化史上,消费文化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88.
当下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业已成为"美学进程"中势不可当的阶段性话题之一。在浩浩荡荡的商业大潮冲击之下,"审美非功利性"这一命题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透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康德美学的"审美非功利性"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文化立场不同,侧重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9.
文九 《培训与研究》2009,26(6):46-48
消费文化具有影像的无深度的仿真符号的特征以及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功能、它促使新型文化媒介人诞生,所以消费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在文化史上,消费文化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90.
课程改革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正逐步深入展开,其中变革教与学方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审美化语文教学策略,尝试引入审美教育功能来改进语文教学方式。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论证,二者结合教学具有可操作性,是以学生为本的愉悦而高效语文教学的策略。审美化语文教学以其富有情感性、形象性、个性化特点贯穿教学始终,首先布置美的环境、营造美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而后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美点,通过品美掌握知识点;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美中开启想象世界,生发出创新的火花,使语文教学过程变为生动有趣的审美活动,学生在其中能放下负担,主动地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丰富情感、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