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2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5篇
教育   31794篇
科学研究   1652篇
各国文化   119篇
体育   981篇
综合类   1163篇
文化理论   137篇
信息传播   2431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27篇
  2022年   434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479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627篇
  2015年   1091篇
  2014年   2439篇
  2013年   2313篇
  2012年   2583篇
  2011年   2978篇
  2010年   2804篇
  2009年   2689篇
  2008年   3300篇
  2007年   2392篇
  2006年   1916篇
  2005年   1697篇
  2004年   1737篇
  2003年   1689篇
  2002年   1432篇
  2001年   1187篇
  2000年   892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相等"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的推论,运用这一推论解题,可以化难为易,思路清晰,方法简捷,是解决有关几何问题的最佳途径.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2.
陈善华 《学语文》2002,(6):15-15
“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听潮》中这个提挈全文的句子启示我们: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是这篇作品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确切地说,就是要使学生受到作者对“海潮音”的审美情趣的感染,学会欣赏这个“伟大的乐章”并认识“海的美”,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一、由于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必须高度重视朗读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才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指导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  相似文献   
73.
给出了两点间距离公式在求解某些数学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4.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有“一手”或“几手”,尤其是关键时刻创造性地“露一手”,对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激活学生灵动的思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的作用。请看下面几个令人佩服的“几手”:案例1:春风轻拂学生面特级教师熊开明教《陶罐和铁罐》的精彩开场白:师:小朋友,我们来做几道  相似文献   
75.
美术作品其精神内容和物质实体融而为一,自然物象的塑型和人的精神情感舍一,在《米洛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瞬间态势最能表现出她的“一般性格”,即爱与美。断臂维纳斯,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想象空间,体现了美术作品在艺术审美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76.
新课标认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的教学不仅仅给学生以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学中,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7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过程,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过程中所进行的认识、加工、创新活动。例如一篇文章,感觉知觉只能反映它的语言文字、自然段落:而思维则能在此基础上透过文字的表面意思,反映全文段与段之间、首尾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反映各部分的主要意思和全文的中心思想,能反映它的体裁、结构、写作方法等形式方面的特征。思维存在的形态是多样化的。通常我们把它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凭抽象的概念而是凭具体的表象来思维。在抽象思维活动过程中,人们需要将由感觉、知觉获得的直观映象抽象成概念,才能  相似文献   
78.
论鲁迅杂文中比喻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杂文成功地创造了一系列的比喻形象,具有典型性、哲理性和意境美。比喻形象的成功塑造,使鲁迅杂文增添了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9.
某日,去中学听课,内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第一课.为了引入课题,教师给出了下面的情境(下称为撞车情境):  相似文献   
80.
《初中生》2006,(11):84-84
地图上的两地到底相距多远?即便是你手中拿着直尺、棉线,又知道绘图比例,也只能估算个大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