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3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把小皇的绘本《微光世界》拿在手中,封面是寂寞的冷色调:一个陶瓷质地的安静男生蜷坐着,断裂的臂膀里生出几株脆弱而精致的植物,泛着微弱荧光的花朵,温柔地打亮了男孩的侧脸。  相似文献   
132.
杯子和水的故事 杯子:“我寂寞,我需要水,给我点水吧!” 主人:“好吧,你拥有了想要的水,就不寂寞了吗?” 杯子:“应该是吧!” 主人把开水倒进了杯子里。水很热,杯子感到自己快被融化了。杯子想,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3.
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的"美人"形象,常常具有象征意味。《诗经》中大量的作品虽是从生活中来的歌咏爱情的诗篇,其中的美人意象,可能实有其人,但也有少量的作品如《蒹葭》《汉广》,诗中的女主人公具有象征的意味,她们象征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而诗中的美人,居住在遥远的彼岸,则表明了理想之虚幻。《楚辞》中的美人意象则比较复杂,有时用以比喻君王,这可以视为对《诗经》传统的继承,只不过美人的喻意更加具体。有时,美人也用以比喻诗人自己,这时候,美人表现出两个特点,美好与孤独,这既表现了诗人品质的高洁,也暗喻诗人不被国君信任的忧伤。汉唐以后诗歌中的美人意象,则大多为《楚辞》之流洐。除喻君主之见弃,美人意象通常还用以表现知音难求的孤独与年华易逝的悲伤。  相似文献   
134.
寂寞是远离人事纷争,追求宁静、独立和孤独的生存状态。大学中的寂寞用来表示大学中师生学术生活应该持有的态度与生活方式,包括独立思考的态度和能力、自由支配时间的自由自在的状态、不为外界名利因素所左右的宁静与恬淡、对学术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寂寞与大学精神紧密联系,寂寞有益于人的道德修养,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寂寞有利于大学学术探究,使学者潜心于不求事功的理性及学术活动;寂寞有利于大学独立自治,使大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实际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为来自大学之外的各种力量或利益所左右。  相似文献   
135.
世博一代     
1、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藏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2、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相似文献   
136.
说寂寞     
什么是寂寞?难道只有失去了知音钟子期而断琴的俞伯牙才会寂寞吗?难道只有丧失爱子而发疯的祥林嫂才会寂寞吗?难道只有孤独一人漂泊在异地的游子才会寂寞吗?  相似文献   
137.
寂寞烟花     
漫漫的黑暗将我淹没,身体下沉,像是经过了好几个世纪的轮回。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好像做了一场冗长的梦。 这一年的雨季似乎特别漫长,日子泡在水里慢慢散开,可以挤出湿润的液体。  相似文献   
138.
怀想     
编辑导语 这是一首难得的好诗。还是初中生的小诗人胸中自有丘壑,将矛盾化于无形,全诗华丽而不失细腻,激昂中蕴藏着感伤。面对星空,诗人沉浸于幻想,黯然独怆——流过的时间不能停止,逝去的人事无法挽回,只有自己还在怀念和留恋,一个人承受寂寞的哀伤。  相似文献   
139.
王佳萍 《新读写》2010,(12):46-46
夕阳西下之景总能勾起人们的离愁,有的人愿意独自无奈,而英子把它浓缩成了《城南旧事》。  相似文献   
140.
美国小说《飘》之所以能广泛流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艺术上的极高造诣,二是电影的推波助澜。然而,与小说的畅销和电影的火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文学史或文学手册中有关它的评论极少。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政治上反动的作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对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地位的描写,以及对南北战争有仇视情绪。尽管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但它虽然未能进入文学经典的殿堂,却走进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