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5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垦区推广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已经历了小棚育苗、中棚育苗、大棚育苗、平地育苗、高台育苗、两段式育苗、稀植、超稀植、抛秧、钵体摆栽等阶段。旱育稀植是寒地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为寒地水稻生产和产量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际,重点介绍了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加剧,寒地黑土区域生态文化建设迫在眉睫。文章旨在结合当地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探讨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以期推动当地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寒地黑土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寒地黑土文化是绥化地区土生土长的地域特征极其明显的北方文化,绥化的寒地黑土特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随着当前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和外来强势文化对本来一直处于弱势文化地位的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重大危机。寒地黑土文化也面临着失传、濒危的重大危机。因此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寒地黑土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黑土的稀缺性、脆弱性决定了保护黑土地是寒地黑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农产品安全、优质,走绿色农业之路,是寒地黑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是寒地黑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寒冷地区建筑工程屋面渗漏水的质量通病,既有其设计上的原因与不足,更有其施工技术上的原因,同时也会有防水材料方面的原因和人员素质的原因,文章就这一质量通病从设计、施工管理和改进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彻底改变本地区水稻育苗、插秧偏晚的传统习惯,我们借鉴先进市县水稻生产的成熟经验,参照气候变暖、生长期变长等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结合本地区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典型示范引路等形式,全面推出了寒地水稻科学"三高"栽培模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两年的示范,对各项生育指标及产量因素的调查,均好于历年,实割实测比对照增产20%,得到广大稻农的一致认可。对于本地区水稻生产向高水平迈进,以及总体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平面广告设计,是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环境下艺术呈现方式中关键的一种。即使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了许多的现代化的元素,然而随着平面广告设计的持续革新和文化呈现方式的不断变化发展,大众慢慢将寻找的方向放在了探求天然、质朴和原始寒地文化内容,而且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也汇入了许多的寒地文化元素。鉴于,本文将对寒地文化元素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浅显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正"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各级部门和组织研究的重要课题。爱辉区职业技术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学校,肩负着"一号文件"的精神,扛起了服务"三农"的旗帜。爱辉区地处北纬50度左右的高寒地带,早年间因为没有适宜品种,所以水稻一直处于零星种植状态,多年以来,大面积种植水稻一直是爱辉区农民的梦想。2012年爱辉区将种植业结构调整为"扩米、增稻、降豆",在各级政府、农业局党委、农业科研部门的引领和大力扶持下,一些乡镇的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寒冷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针对在寒地居住区整体环境质量存在诸多问题进行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寒地居住区整体空间设计的改善策略、绿色因子引入策略,以及建筑材料和色彩的运用策略,通过这些措施让居住区的人们适寒、适雪、适风、适光,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寒地居住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