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79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6,(26):79-79
话剧《北京人》描写了旧中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家运旺盛逐步走向衰落,直至彻底崩溃的过程。在这个封建家庭内部,曹禺着重刻画了曾家祖孙三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2.
王挺 《兰台世界》2004,(12):58-59
在为利用者服务时,我看到了一件盛京内务府选秀女档案。它从侧面反映了清朝王室追求享乐的荒淫生活和入选秀女的血泪历程,同时也证明了封建宫闱制度是残害女性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封建统治者在利用儒家思想时作了种种“取舍”和“篡改”,简单地将儒家学说一概斥为“封建思想”,就会导致把儒家思想和传统伦理中一些并不存在“封建”的东西反掉,而继续抱着真正的封建思想不放。近年来宫廷戏泛滥和美化皇权的作品成风,已演成当今艺坛离奇怪诞的一幕,以“个性解放”为名来否定儒家思想,也显示过于肤浅。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到赵红老师的《我读(诗经·氓)》(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10期)的文章,文中有一句话:“氓上门来求婚,婚姻是人生大事,更何况还是在那个讲究封建礼法的社会里。”对作者的这个观点,我总觉得不妥,特提出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二十多年前,中国观众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极为奇特的舞台剧:在典型的中国封建地主庄园里,金发碧眼的觉新、觉慧、梅表姐、瑞珏等身穿长衫旗袍,说着最流利最动听的中文,讲述着五四运动之后一个封建家庭衰败崩溃的故事……中国观众对剧情太熟悉了,这不是巴金原著、曹禺改编的话剧《家》吗?  相似文献   
16.
正孙中山先生是近代国人公认的民族伟人,他的伟大不仅在于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他用毕生的精力探索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路径和方式。孙中山思考国家建设方面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建国方略》中,其中依据《实业计划》绘制的  相似文献   
17.
《孔乙己》的主题以往一直被定义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其次是揭示了阶级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冷酷。然而细加辨析就能看出,其实这两点邮很难成立。科举制度兼有利弊,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阶层的流动,一个身份贫寒的学子,通过考试能够进入上层。封建时代进学不成的人很多,但是未必就成为孔乙己式的人物。其次,对弱者的冷漠与虐杀在社会的各阶段郁存在,并非孔乙己所处的社会就特别冷漠。从今天的眼光看,鲁迅在小说中一方面讥笑了旧式文人的虚荣,另一方面也抨击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势利与冷漠,表现了对弱者、失败者的同情与怜悯。  相似文献   
18.
一、综述 1.时间:14世纪到1917年。2.近代内涵:(1)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水平看,是机器化大生产取代了个体手工劳动。(2)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把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提高到统治阶级的高度。(3)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国家代替了封建君主制度国家。  相似文献   
19.
2002年4月制定的《历史教学大纲》。把本单元中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两节内容作为学生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却属于考试范围之内。显然。如果对前者没有起码的了解。就不能理解什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根本不可能对有关后者的问题作答。因此。这些未被列入考试范围的历史概念也应引起考生的注意。对于本单元的复习。既要宏观上整理这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明确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性。明确这一历史时期孕育的统一因素:又要从微观上具体掌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20.
把科举制放在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考察,可以发现科举制是封建专制主义与儒家德治主义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但是,由于儒家德治主义以德取士的人才观是以伦理主义为价值取向,而科举制的实际运作过程却是以智识主义为价值取向,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科举制不但难以实现儒家德治主义以德称位的政治理想,而且也不可能转纪为现代的文官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