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79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9 毫秒
891.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7,(12):97-98
作为封建帝王的唐太宗李世民,其文治武功,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他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基业,他成就了贞观盛世的繁荣。“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他创造了中国历史的一代辉煌。但作为棋人的李世民,了解的人就不是太多了。清朝嘉庆时有个贡生叫郭麐(1in)的,写了一首咏棋诗,题为《棋奁》。  相似文献   
892.
黄洁 《现代语文》2006,(1):79-79
《孔雀东南飞》是古典民间叙事诗中杰出的诗篇。传统的评价一直认为:它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集中地对中国不合理的封建家长制及封建传统道德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反抗,表现出了在婚姻爱情上被压迫被摧残的青年男女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不屈的斗志。死,是他们反抗精神的极限,他们使封建势力对他们的要求完全落空。但他们毕竟死了。但诗人不愿他们就这样死去,人民大众也不愿意,于是诗人结尾以浪漫主义的笔触,让刘、焦双双化为鸳鸯,比翼在松柏梧桐的连理枝上。这个浪漫主义结尾表现了诗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893.
《窦娥冤》的主题历来被认为是反封建。本文从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关汉卿对原型的创造两方面剖析作品主题:窦娥是按封建文化的形象设计而成的;关汉卿通过对原型的加工,着重表现善良弱小百姓与强大黑暗势力之间的冲突,揭示窦娥悲剧的社会根源。《窦娥冤》的悲剧主旨是人性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相交织。  相似文献   
894.
本文论述了先秦文化形态的三个阶段及其继承与变革的运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了贵族阶层智者哲人们理性精神觉醒的端倪,最终引发了先秦诸子理性精神的崛起,完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封建文化的奠基。  相似文献   
895.
多味情辞     
情辞,不论发之于言语、文章、诗歌,都应该是甜味的.但由于封建文化的间阻,却让我们品尝到五味杂陈的情辞.这就像南方某些腌渍的干果一样,倒更耐人咀嚼了.我们分披如下:  相似文献   
896.
【单元导读】《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民族危机更加深重。在这种形势下,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标的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亚洲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斗争还在继续,但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人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坚持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这为中国革命进人新阶段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97.
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历经了大半个世纪,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至今仍以其无与伦比的真实性、进步性和艺术感染力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面对世纪之交的青年学生,要让他们去体验积淀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给主人公造成的悲哀与苦难,的确太难也太沉重了。一方面,作为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我们应当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曾经历经的沧桑并彻底地去否定不合情理的过去,勇敢地面对  相似文献   
898.
刘万福 《历史学习》2003,(11):16-16
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清谈”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的,亦谓之“清言”。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是,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因此,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被称为“清言”。这种“清言”在当时很流行,特别是统治阶级和有文化的人,更视之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他们在一起讨论争辩,各抒歧异,摆观点,援理据,以驳倒他人为能事。由于上流社会的普遍参与,“清谈”成为时尚。“清谈”的方式,绝大多数属于口谈。而就口谈而言,又有几种方式。一是两人对谈,即所谓主客对…  相似文献   
899.
宁建芳 《金秋科苑》2009,(6):177-178
魏晋交替时期,政局动荡。依附于权臣的文人们,也被迫卷入到了凶险的政治旋涡中。有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以致于“魏、晋之际,天下多变,名士少有全者”。阮籍作为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成为各派拉拢的对象。面对危局,阮籍艰难应付,采取了一些不得以而为之的保身之术。  相似文献   
900.
裴钰 《收藏》2009,(10):23-24
中国是收藏大国,收藏作为人民的审美旨趣,数百年来已经成为文化中的一个主流。今天,我们的文化在整体转型,从封建士大夫的书斋文化转型为现代社会的人文主义文化,文化的转型必然会给收藏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