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2篇
科学研究   4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人力资本是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在不同人群的分布影响了居民收入分布,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构成了居民不同的获取收入能力,不同制度决定了居民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和收入的获取。人力资本的分布结构效应、投资结构效应和制度结构效应共同构成了人力资本结构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252.
研究成都区域内各圈层经济发展差异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关系,对于成都市以及下面的区、市、县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成都区域内各圈层的经济状况的分析,指出了成都三圈层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四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这四个差异与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3.
广东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上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而且有可能成为威胁社会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羁绊”。因此,缩小收入差距,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广东的关键。本文对广东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阐明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探讨了缓解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广东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4.
微博广场     
易宪容(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要发展以内需为主导的内循环经济,并非仅让经济循环流畅,更重要的在于提高绝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力,特别是农民居民的消费力。就目前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言,他们的收入水平远无法启动消费为主导的内循环。中国只有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制度改革,增加绝大多数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整个国民的消费力水平,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55.
灰色收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周四出版的《求是》杂志上撰文,在促进居民收入和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六大措施。温家宝总理承诺将继续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56.
消费信贷是与商品经济较发达的阶段相联系的 ,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政府可以通过消费信贷引导消费者的支出投向 ,有意识地加速消费的社会实现。我国从 1996年开始到现在 ,尽管中央银行在政策上积极鼓励各家商行开展消费信贷 ,而且各家商行也加大了消费信贷发展力度 ,也吸引了众多的关心者 ,咨询者、参与者 ,但消费信贷的发展并不理想 ,其繁荣景象远未出现 ,对大多数居民而言 ,消费信贷似乎离他们很遥远 ,消费信贷真正走进平民百姓的家还有很大的路 ,一些外部条件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 ,使消费信贷显得困难重重。1 居民收入增长缓…  相似文献   
257.
零点集团的一项调查表明。就业水平成为居民评估当地政府执政能力与自身经济状况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58.
论社会主义城乡差别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城乡差别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性原因。目前的城乡差别问题已经诱发出一些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如何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差别,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和谐协调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59.
支付方式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移动支付的支付流程更加便捷,能够缓解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支付时存在"心理账户"效应,因此移动支付可增加居民消费。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移动支付和可支配收入能够显著增加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受到短期冲击后,能够较快地回归长期均衡状态;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移动支付变动和生存型消费变动互为因果关系,移动支付变动只能单向引起发展型消费的变动。因此,可以从提高移动支付普及率、鼓励移动支付技术创新、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发挥移动支付对于消费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60.
近年来,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而影响消费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应是居民的收入。本文以海南省为例,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倾向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并以此为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信心的决策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