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00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45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114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试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时间的流逝中,很多事物都会消逝,而于丹说:道不远人。千年前的贤哲,或国亡不食新朝之粟,或心如磁石永指南方,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德操守,矢志不渝,后人永远在他们的烛照中,感受到道德的芳香,明德惟馨!根据上面文字,以明德惟馨为话题,谈谈你的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32.
历来学界研读庄子或者陶渊明,大都只从庄、陶的思想与艺术给人纯朴、淡雅之自然美的角度大加赞赏,而在生活中有所挫折和失意的人,也往往把庄、陶当精神麻醉剂,以至让人生在虚幻无为的境界中,沉睡一生。该文力图从庄、陶二人生活背景、人生经历及思想价值中找出其悲情的元素,从而告诫人们,庄、陶可供欣赏、赞叹,但不可被他俩领走了灵魂。  相似文献   
33.
庄子讲的"命"似乎是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但庄子的哲学是以个人生命哲学为核心的,庄子讲"命"更加关注的是个人在遭受"人之所不得与"之"命"时,如何去看待与处理人之与天、心与外物的关系,在当时"无道"的世间如何全生与保持心灵的平和安详与自在;庄子的安命观并不悲观,它洞察了人心与外物的另一种关系,在人生不得已时,它启发了人们选择另外一种能让人生的宽度变得更广阔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34.
目前虽然把庄子从道德虚无主义的行列里拉了出来,在环境伦理的研究里开始重视其自然道德思想的价值.但是,对他实践道德的系统研究仍很不够,尤其在我们这样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国度里.其实,庄子道家虽然推重个体自由,但仍没有否定教化和修养等道德实践,因为,他的理想也是和谐的社会,只是在选择实现的方法上,并非如儒家那样的不可为而为之,而是顺物自然而为.重视万物的自为机能,鄙视乃至完全否定外在的有意而为,给万物实现自得提供最好的外在客观条件,并最终实现万物运作的最大价值量.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和《闲情赋》三篇辞赋来探讨和理解陶渊明退居的生活状态以及其时诗人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陶渊明是作为一个深具儒者心怀的隐士而存在。相对比较而言,陶渊明不似庄子,而近于屈原;不似屈原,而归于一介儒者。  相似文献   
36.
37.
《庄子》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中疑问代词使用十分丰富."何"及"何"字结构的用法及分布;"谁""孰"在使用频率、指称义、功能组合、表达语气等方面的异同,战国时期某些方言中"谁""孰"在语法功能上存在着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38.
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向来被认为是庄子表现自己对死采取的一种旷达的态度。本根据献中对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习俗“娱死”丧葬仪式的大量记载,探明庄子承受的化渊源,而认为他的“鼓盆而歌”,只不过是当时民间习俗“唱斋”“娱死”这种丧葬仪式的表现。  相似文献   
39.
论庄子视野中的理想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坚持从“他人为尊”、与人为善的“以鸟养养鸟”人格立场出发,追求人格的完善、独立和自由。庄子认为,要真正实现人格的完善、独立和自由,就必须挣脱物质和人身的依附关系,过平易恬淡的生活,不因所谓人生的辉煌腾达而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也不因生活窘困而变得庸俗不堪;并且,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参透生死,依据自然的内在法则傲立于天地之间,从宇宙大道的立场观照死,从而达至内在与外在、天与人的和谐圆融的审美理想人格。庄子审美理想人格不是现实人格的简单复制或摹仿,它导源于、却又超越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格,这本身彰显了庄子某种积极“入世”的对于社会民生困境与出路的深层关切。  相似文献   
40.
先秦是思想争鸣的时代,思想的演绎完善需要语言的支持,而单音词已经不能全面的反映诸家的思想,这是词语双音化的社会背景。《庄子》上承《老子》下开魏晋玄学,只有双音词能充分表达深邃玄奥的哲学思想,细致准确地区分相近的哲学概念,这是《庄子》中含有大量双音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