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8913篇
科学研究   540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225篇
综合类   251篇
文化理论   62篇
信息传播   68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667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930篇
  2010年   741篇
  2009年   810篇
  2008年   1075篇
  2007年   879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主体人格为根本诉求的全新现代教学理念——“教学交往”应运而生。 教学过程就是交往过程。教学交往就是指教学主体在整体的交往情境中的相互作用。教学主体不仅指教师,也指学生,不仅包括学生个体,也  相似文献   
132.
现代信息技术促使数字化交往成为人类普遍的交往方式.数字化交往的虚拟性和主体间性导致人的发展呈异化发展和自由发展相互交织的冲突状态,有效的学校德育能够引导学生数字化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从而避免异化发展,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但当前的学校德育由于受工具理性的制约,限制了其引导数字化交往合理化的功能发挥。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实现由工具理性向交往理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3.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能与人正常交往,是学生心理健康和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人们渴望和谐的人际交往,然而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会学生化解人际冲突,学会与人相处,是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4.
普通模糊控制器引入在线插值算法,改善了普通模糊控制器的稳态性能,消除了普通模糊控制器的调节死区.  相似文献   
135.
教育培养人和用知识来培养人,这就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然而,教学的问题就出在这个起点上.我们是否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是否用真知来培养人?这几乎是全部教学问题的根源.其中,真知问题具有先在性,因为,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加工处理以及对待知识的态度直接关系到知识与人的关系、人在教学中的命运以及教学对人的命运的影响.的确,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实际上,学生的人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具有人性化意义的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6.
借助认知偏差的概念,归纳出数学教师认知偏差的表现及对数学教学的消极影响,对数学教师的认知偏差进行了归国分析,指出了数学教师认知偏差的克服途径。  相似文献   
137.
针对国内引进最多的FQIH型热等静压机的功能及结构特点,对热等静压机真空系统、气路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及电路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作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8.
在公共政治课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识上的偏差。本文旨在分析几种常见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并在理论上加以剖析,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运用中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39.
就矿井双滚筒共同驱动带式输送机经常出现的滚筒磨损问题,通过对带式输送机双滚筒共同驱动方式下两滚筒牵引力分配的推导,探讨了两驱动滚筒实际直径偏差对牵引力配比的影响,并针对以上影响造成的双滚筒共同驱动带式输送机滚筒磨损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0.
关于探望权主体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法中新增设的探望权制度,有其积极作用,但在保护子女利益方面还需完善,本文提出在坚持以保护子女利益为核心的立法宗旨的基础上,应赋予子女探望权的主体资格,子女对探望权的行使具有选择权,在一定情况下,子女有权拒绝父母的探望,而父母却不能自动抛弃其探望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