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检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创世说和创作论的异同,寻求不同文化框架中不同的创造模式.认为中国的创造模式孕育的文学家或艺术家不是西方模式所推崇的全知全能的创造者,亦非"述而不作"的、被动的传述者,而是一个有首创精神的革新者.在描述这一创作模式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讨论金圣叹的作文者说,通过对事与文,文心与文法,忠与恕等概念的描述,考究金圣叹对作文者本体意义的界定及其在构建叙事文本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62.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核心,是施"仁"良方。"尽己"和"恕人"的有机统一,已成为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一条重要准则,因此学习借鉴孔子以"忠恕之道"实行"仁学"的思想对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论语》中的仁学思想作为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其思想中的精髓,它的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从圣人如何修身养性、传统孝悌思想、忠恕思想等方面来论述"仁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64.
"忠恕之道"是儒家的为人处世之道.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和道德实践方法,其所表现的是对自己的要求与对他人的态度.在当前行政伦理建设中,"忠恕之道"所蕴含的"平等"、"宽恕"、"责任"理念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中国传统文化开发对我国国家软实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忠恕"思想作为伦理道德的重要理论之一,一直引导国人在日常行为、社会生活及国际交往等方面保持自己的道德特点,传扬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独特魅力。"忠恕"思想体现三方面的软实力价值: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意义;以关注民生增强国家凝聚力;从己与他的关系分析中提高全球素质。  相似文献   
66.
儒家仁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其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爱人"、"忠恕"、"克己复礼为仁"、"恻隐之心"、"无伤之仁"。爱人包括"自爱"和"爱别人",由于"爱则利之",必然导致许多利益冲突,顺着这一逻辑出发,儒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以及"忠恕"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7.
孔子对生命成长的各个阶段及其所能上达的人生境界之总结,跨越数千年历史而不减其人文光辉.孔子的生命成长观是“仁”之思想的实践性表述,其“性近习远”说是从人的才智维度揭示个体生命的存在特质,其“时命观”是从时间维度来说明个体生命的相对自由,“下学而上达”的忠恕之道则是从空间维度来打开君子不忧的生命空间.今天看来,孔子的生命成长现仍具有重要的精神内涵,能够给常人理解生命、相机而为、明生命之阶段性与发展性提供有益参考与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8.
在现代中国,法治不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也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唯一议题.我们建设以平等、自由、公正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尽管孔子没有平等、自由、公正的概念,但并不意味着孔子没有与之类似的思想,被曾子概括为“忠恕”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这人”,便和自由、平等、公正思想有暗合之处.用忠恕思想阐释平等、自由、公正,可以避免西方曾出现过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也会缩短建立良性法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69.
金圣叹评点小说有着强烈的读者意识,其评点千言万语旨在教人如何读小说?以"忠恕为门"——设身处地而后观文,是格物、格人、格文之不二法门。金圣叹设身处地出神入化解读小说,对读者、对后世小说评点家影响极大,成为开宗立派的小说读者学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70.
一、孔子的师生交往理念1.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交往思想。“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也是他的人本交往思想的核心。他经常谈论“仁”。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仁”者,“爱人”也。从人从二,主体际或多极主体之义,交往之义。“仁”的指义,针对不同的对象主体,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曾给予过各种不同的规定:“仁者爱人”“孝悌”“克己复礼”“忠恕”之道、“由己及人”之取向。我们认为。“仁”在孔子的解释中有两层最基本的意义:一是“仁者人也”;一是“仁者爱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