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02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何建明的问题报告文学《根本利益》,通过扎实细致的调查采访,以很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直面黑恶势力下的农民的苦难,站在人民的同一地平线上,为基层民众说话、为人民的利益鼓与呼,并成功塑造了一位时刻把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的“百姓书记”梁雨润这一典型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浓厚的百姓情结、可贵的忧患意识和清醒的人民信念,该作是新时期人民报告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02.
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高校后勤市场不断被外界竞争机制渗透,这就要求我们后勤人要有忧患意识。由原来的不计成本到开始计算成本、由原来的不讲效率到现在必须讲效益(效率和收益)实现观念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3.
从先秦到汉末魏晋,诗歌在主题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体生命忧患意识逐渐成为诗歌的普遍主体。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生死存亡的重视、感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上至皇家贵族,下至中下层普通知识分子,都染上了这种时代的色彩,在其诗作中流露出浓重的人生悲凉感。  相似文献   
104.
儒家忧患意识与历代中国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忧患意识,是中国优秀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有深远意识。忧患意识在历代知识分子身上有不同表现形态,从总体上考察,它虽有某些负面价值,甚至使许多人酿成悲剧,但正面的,积极的意义是主要的,它是鼓舞历代志士仁人关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并为之奋斗,牺牲的精神动力。继承,弘扬传统的忧患精神,必须增强现代意识,把东方化的群体意识与西方化的主体精神结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造福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5.
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适应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一条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自古有之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爱国志上、民族英雄灿若群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  相似文献   
106.
毛泽东、邓小平的忧患意识是继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传统,反思历史,把握国情和纵观国际局势的产物。毛泽东、邓小平的忧患意识是一脉相承的,都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邓小平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他超越了毛泽东的忧患意识。比较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对于我们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士不遇”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主题。春秋战国, 王室衰微, 权力下移, 给士人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遇。时代造就了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精神。儒家思想则在士的这种文化精神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忧患意识也如影随形, 最终“士不遇”成为作家关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从“悲凉”入手,分别从地理物候、精神心态、忧患意识等三方面分析建安文学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悲凉”首先具有地域色彩,“速老”是一种精神心态上的悲凉,而忧患意识则是一种历史文化心理上深层的悲凉.三者相互支织、从而使建安文学具有鲜明的北方文化审美特征.历来研究建安文学者,多从时间性的时代、社会因素出发,本文试从空间性质的地域因素入手,或有新意.  相似文献   
109.
我的教育观     
我对教育的认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教育不是职业而是事业。职业和事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更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事业是一种人生的追求:职业有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而事业往往是“全天候”的、全身心的;职业一般只需要物质和技术,而事业更需要理想、精神和情感。  相似文献   
110.
日本是岛国,多发地震,又由于岛内资源匮乏,人人都有危机感。本文从地理因素和佛教信仰两个方面分析了危机感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这种危机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