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7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莫言在小说《红高粱家族》中使用了大量身体叙事话语,尤其是性爱描写来张扬蓬勃的原始生命力,呼唤富有活力的民族精神。而进入20世纪后,西方发达国家在性观念领域发生了巨变,这种社会环境下的英美人普遍认为"性"是为了自我的快乐和消遣。中西读者的不同心理导致原文的身体叙事话语在英译本中被过滤,主要表现为内涵的缩小和表达方式的改变,而原本依托其上的"奶奶"形象也随之发生了变异,丧失了原本的厚重感,而且负面意味被加重。  相似文献   
92.
王茹 《海外英语》2012,(5):217-218,220
文章以多恩的爱情诗为研究对象,从三方面探讨了多恩的爱情观。第一,诗人对女性极力赞颂和大加谴责大男子主义态度,体现了对待爱情的矛盾心态。第二,追求专属之爱,公开强调肉欲之爱,体现了自然的人本主义气质。第三,将爱与科学、宗教和死亡等各种抽象意象相联系,开玄学先锋之气又发人深思,体现了万物普遍联系的哲学情爱观。通过该三方面的分析,得出了多恩爱情观——对爱的终极追求的。  相似文献   
93.
葛水平是"晋军后"中一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喊山》在继承"山药蛋"派的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原生态的地域文化体系,滤去了"观念"对"生活"的加工,感性的直面人性永恒的本真,言说了山间村人在资本贫乏的客观现实下所产生的畸形的原生态婚姻家庭,讲述了洁净精微的情爱战胜简单交易性爱的凄美且柔婉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94.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1982年出版的长篇书信小说《紫颜色》对男权制下性别的等级对立,男、女性行为中灵魂与肉体所遭遇的尴尬进行了深刻描写,从而呼唤着一种和谐状态——男性、女性平等相处,人人在追求自我独立与尊严的同时带着宽容去关怀别人。这是人性光辉的闪耀,是人文主义价值的期待。  相似文献   
95.
我一直在盼望着能够有这样一本小说出现。我终于读到了《朗读者》。稍稍可惜,是德国人写的,而不是我们自己。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对于我们是陌生的,但在我看来,他和他的德国作家,特别是战后的德国作家如伯尔、格拉斯,一样的杰出和重要。他是一位法学教授和法官,  相似文献   
96.
海派作家笔下的身体意象泛着浓郁的商品气息,与身体感觉的物化相关的是,性爱的游戏性和消费性被突出,于是性与商品交换由于其在商品社会的同构性.构成一种互涉的隐喻.同时,海派小说的女体描写也继承了传统的性爱叙事的食色传统.  相似文献   
97.
郁达夫与劳伦斯因描写性爱而闻名于世,备受争议,虽然他们的人生经历、创作方法、表现主题和文学命运都非常相似,但是,他们的性爱叙事在文本表现上却存在着较大差异:劳伦斯的性爱叙事快乐而唯美,郁达夫的性爱叙事则痛苦而扭曲。  相似文献   
9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人的解放、个性解放思想潮流影响推动下,日本女性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用她们手中的笔唱出女性的悲欢喜乐。木通口一叶、与谢野晶子等女作家表现女性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追求恋爱与婚姻的自由;20世纪20年代宫本百合子等女作家大胆表现女性追求性爱、婚姻自由、工作自由、离婚自由等;20世纪的80、90年代,日本女性对婚姻、家庭和生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她们的作品中大量涉及了生育之性与"家族制的崩溃"、"家庭制的解体"等文学主题。她们对生育之"性"充满厌恶,即对"母性"充满反感,对家庭制的解体表现出无奈,同时她们又在构建新的"家庭"。  相似文献   
99.
台湾女作家郭良蕙的小说《心锁》,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社会转型、传统价值观变迁的背景下,以大胆而越轨的笔致,讲述了都市男女的婚恋裂变和欲望沉沦。《心锁》不仅揭示了造成女性婚姻和性爱悲剧的社会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它暗含了作者这样一种理念:在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之际,男女两性在婚姻与性爱观念上存有无法跨越的心之"隔膜"。  相似文献   
100.
王嵘 《文化学刊》2010,(6):170-173
《尤利西斯》被认为是代表以色列和爱尔兰两个民族的史诗。为构筑具有"史诗"的鸿篇巨制,《尤利西斯》性欲潜意识几乎贯穿全书,透射着关乎人类或者现代人生活的重大命题。独具特色的"双层面"结构、高超的意识流手法、别致的叙事伦理使性爱描写渗透着浓郁的民族性;通过反讽、独白铺陈和命名暗示塑造布鲁姆、莫莉等代表西方现代典型,展示了现代西方人庸琐、空虚的精神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