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213篇
科学研究   249篇
各国文化   83篇
体育   109篇
综合类   244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80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第三代道路”在欧美政坛风行一时,是因应全球化和科学革命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的结果。它主张淡化意识形态和阶级分界,超越左右之争,创造了活力的新型混合经济容性的社会关系,平衡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表现出调和与折衷的理论品质,以实用为其目的。  相似文献   
22.
从《冰点时评》看时评写作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梁伟 《新闻记者》2003,(11):12-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来形容眼下的时评专栏,可谓再贴切不过了。大小报纸纷纷开辟以“时评”为名的评论专栏。其中办得较为出色、影响较大的包括:《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文汇报》的《文汇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等。这些时评栏目深受欢迎,一改以往新闻评论少有读者问津的局面,从而发挥了新闻评论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应有的威力。如果要探讨这股时评热潮,我们就无法绕开《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专栏。《冰点时评》是这股时评热潮的开先河者,后来许多报纸的时评专栏大都以之为模本,从栏目…  相似文献   
23.
著名诗人刘金山的《陋室杂草》,是现实主义的、区域性的、行业性的、战斗性的。  相似文献   
24.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领袖席勒 ,不仅是积极活动型的学者 ,而且是以学术成果影响传播实践的典范。其著作启发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世界传播秩序的讨论和对新秩序的呼吁 ,其思想和见解影响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政策和实践。他影响了世界各国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学者 ,也影响了传播政治学研究本身  相似文献   
25.
阳正太先生的《德馨集》是其多年所作品的汇集,内容丰富,涉及学术论、杂、散及诗歌。白乐天云:章会为时而,歌诗会为事而作。通观全书,作正是继承和弘扬了这一现实主义写作传统,不啻其鞭笞丑恶的杂、颂扬明新风的散诗歌如此,所写学术论亦如此。贯穿全书的一条鲜明主线,便是理论建设服务社会实践,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道德为己任,促进加强当前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6.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亟需学术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四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4):94-96,F003
对近几年国内主要十二种体育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批判性论文仅占刊载论文的0.51%.只有积极开展学术批评,才能使体育科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体育科学研究健康发展.要开展学术批判,就要正确对待书本知识,辨证的看待"专家"、"名人",有批判地学习外国先进经验,要注意逻辑证明的作用.同时,在体育科学领域开展学术批判还要注意学术批判都是建设性的,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宽广的胸怀.  相似文献   
27.
无政府状态与复合相互依赖分别是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构建其理论的核心概念。通过对核心概念的厘定以及分析其异同.可以加深对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8.
司马迁的“考信于六艺”一语,近2000年来一直被理解为指史料考证而言。本文认为这种理解犯了“时代错误”(anachronism);在司马迁时代,学者尚无考据学意识。但是这句话具有“超考据的”、“义理”方面的重大意义,应当把它理解为:以“六艺”作为理解和解释历史事实的理论前提,作为辨别一切非“六艺”史料在义理上的是非的标准。“六艺”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9.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谎言和谬误迭生,浮躁与空想之风盛行,囿于虚假繁荣的原地鼓噪,而教育技术批判却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在现今技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为了修正教育技术批判的缺位,以批判之力激浊扬清,匡正学风,改善教育技术的学术生态。文章从学理上分析和探讨教育技术批判的内涵、对象、必要性和基本遵循。教育技术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其目的是在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构的相得益彰中找寻教育技术的进路。教育技术批判的对象包括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全面与传统割裂而反传统的思潮、“唯洋是举”的“全盘西化”倾向、对基本概念推敲不足以及教育商业化等。开展教育技术批判,需持守勇于质疑、秉承理性、自我批判等基本遵循,由此才能充分发挥批判揭露、谴责、鞭挞、纠偏的作用与价值,推动教育技术走向光明前程。  相似文献   
30.
赵冰 《青年记者》2008,(10):30-31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指公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力,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主动利用媒介信息提升生活品质,工作效能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论、质疑、创造、批判及转化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应对转化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并在20世纪80年代纳入英国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