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7000篇
科学研究   689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137篇
综合类   239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28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712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本文讨论了离子的极化效应,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和d电子,f电子对溶解度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计算氢氧化物溶解度的新模型 PKm=a·(Z~(*2)/r+M)+b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2.
本文就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观作了评析,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史观,它具体表现为抽象的人性论、抽象的价值观、抽象的人类观和抽象的人道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者虽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但在实质上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63.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  相似文献   
164.
165.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配送体系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物流配送的发展又直接取决于网上交易的规模,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物流配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应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发展过程,任何一方的滞后都会影响另一方的健康发展.运用电子商务改进物流配送服务,已成为当今物流配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6.
艺术活动的主体中有受到客体的感召和刺激需要才能变为动机才能促发艺术活动,我国传统的“物感”说,呈现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作为感受主体的人,能力与气质同等重要;环境又因其复杂性,在人与对象之间起着协调作用,对象的被动性较强,但它是生活蓝本,因此,艺术活动的发动是人、环境、对象三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7.
袁宏道的《胡孙愁》等四首咏华山景物诗,不仅能紧紧抓住景物特点给予准确生动的描述,而且能即景生情,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个性,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8.
研究了甲胺磷金属Cu(Ⅱ )、Zn(Ⅱ )、Ni(Ⅱ )配合物对水稻幼苗SOD酶活性的变化。当配合物浓度大于 1 0×10 -6mol·L-1时 ,对水稻幼苗SOD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 ;当配合物浓度小于 1 0× 10 -7mol·L-1时 ,对水稻幼苗SOD酶活力具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69.
纵观多年来的高考试题,巧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解决一些抽象问题,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用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具体、生动、和谐地将数与形相结合,比较易于寻找到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繁琐的计算和推理,简化解题过程,因此数形结合在数学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下面就它在不等式中的应用略举一二.  相似文献   
170.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炼。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今天我们将要用心走进这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