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87篇
科学研究   64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农民体育权利缺失和农村体育发展滞后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理论,分析了农村体育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组织等5个维度上遭受不同程度的社会排斥,认为这些排斥不利于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是导致农村体育发展滞后、阻碍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根源.为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相应对策,应加强对农民体育权利的保护,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促进农村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62.
朱丽艳 《知识窗》2010,(2X):50-51
<正>【教学设计理念】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当今全球艾滋病患者已达4000多万,而据最新统计,我国艾滋病患者也已达到了70万,正处于艾滋病的暴发期。因此,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常识,加强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唤起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关心,已经是整个社  相似文献   
63.
64.
当今网络安全已成为热门话题。而计算机内部敏感数据和信息的泄露或窃取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外来网络设备的接入局域网络应具备排斥功能,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65.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以期寻找到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6.
补偿性培训:消除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中产生的一类特殊弱势群体,遭受到诸如经济、政治、福利制度、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的社会排斥,从而陷入"社会断裂"困境。而国际经验表明,补偿性培训不仅可以改善收效甚微的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排斥。因此,必须采取"果断的行动",并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设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基金,以便推进失地农民补偿性培训的顺利开展;通过补偿性培训,消除失地农民"文化上的欠缺",为其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奠定基础,从而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以便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67.
不赞成王洁茹的理由:其一,王洁茹在班上卖东西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让大家分心,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且这样也会影响她自己的学习。其二,王洁茹卖给同学们东西,不应该把价格提高一倍,这样一来,只顾了自己的她  相似文献   
68.
69.
社会排斥理论在最近十几年由西方引进中国并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各个领域来分析当今的社会问题.从农民工群体被排斥来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造成的影响,探讨农民工被社会排斥的后果,以及造成此状况根源,分析可能会造成的潜在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最后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70.
王飏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6):12-14,36
社会排斥描述的是一种由于制度缺失而导致的诸多社会现象。贫困现象作为其中一种,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目前农村贫困现象非常严重。政府一直是消除农村贫困的唯一主体。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身处国家体制外的NGO参与扶贫对于缓解和消灭农村贫困现象、提高农村贫困救助的效率、实现农村贫困救助主体的多元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