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教育是什么?按《说文解字》的说法。“上施下效”谓之教,“养子作善”谓之育。《辞海》把教育解释为“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按这样的说法,教育是一种上对下、师对生、父对子施加积极影响的活动.而受教育者是被动的。必须服从,必须听话。  相似文献   
202.
2008年12月31日,“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首发式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卫党委、教委、杨浦区委、区政府,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等主办,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杨浦区教育局等承办。  相似文献   
203.
204.
205.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机遇和挑战,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国是人口大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千百万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应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功能和学生认知水平,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个性品质、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较为全面的素质基础。本文拟就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提出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206.
经验合作教学:校本教师培训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我国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的教育背景,提出了经验合作教学的校本教师培训构想,对经验合作教学的概念、理论来源、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7.
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最公平的教育,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喜欢的东西。教育不是培养做题的机器,不能没有时间思考,学生需要参加有益的活动,所以减负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208.
章桂丰 《师道》2015,(2):44-45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然而,在教师职业群体中,我们总能发现不想读书、不肯读书、不屑读书的尴尬现象。许多教师总是说杂务繁忙,没时间读书。其实,即便闲下来,很多人的心仍静不下来,远离书本,远离阅读,以致"书卷气渐淡,烟酒味渐浓"。所谓的杂务繁忙,不过是教师不读书的借口。但纵有千万种借口,作为教师,仍应使读书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9.
正高本大校长在苏苑实验小学当校长已20个年头。如果说高本大办学有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那就是文化。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知道教育名家高本大,也一直想以高本大为采访对象写一篇文章。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今读高校长的《漫步于‘有数·无愧’间》,感佩如潮,敬意频频。高校长名扬全省,我亦无力写出更好的文字,只道是当下多少教育论道者言必称文化,又总是让人迷惘。高校长"有数·无愧"  相似文献   
210.
主体教育论确立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师生关系上升到新的思考高度。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经历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再从他者性到公共性的三次理念转向,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师生关系却仍停留在主体性阶段,呈现出“唯我性”的无情感疏离、“为我性”的功利化交往以及“丧我性”的无底线越界的失落之态。关于理想师生关系的探讨理应摆脱哲学主体性思维的窠臼,在教育实践中探寻师生关系失落的真正原因,以弥合师生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罅隙,实现对现有师生关系的超越与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