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写作的意义     
肖川 《湖北教育》2006,(1):61-61
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我一向认为,能够写好文章的人,也一定能上好课。因为一篇文章和一节课非常近似。文章无非是这样几个要素:第一是主题。你要表达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这就是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即“文以载道”的那个“道”。  相似文献   
22.
古时候讲究文以载道,现在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对接,脱离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模式叫闭门造车。我们的教育说到底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那种闭门造车的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否则就会贻误下一代。  相似文献   
23.
在我看来,学习语文固然是为了文化的传承,固然是为了保持一种精神的满足,但我们别忘了它的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即适应当下,用于生活。后者的重要性更甚于前者。在任何时代皆是如此。所以唐朝白居易大声疾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代周敦颐也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由此可见,重视语文要向生活化进军,  相似文献   
24.
洪仁矸受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新闻愿景;同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又不自觉地将“文以载道”的文化观渗透进他的新闻思想中,着力强调新闻的政治教化功能。洪仁矸新闻思想的内在矛盾,源于两种文化的冲突碰撞,却在无意中构建了当今党报与大众化报刊的两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5.
思想道德是文章的灵魂。“未学作诗先做人,学诗更在作诗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都在提醒我们,一个人思想道德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文章的高下;“文以载道”“文质兼美”也一直是人们对文章的基本要求,这里的“道”和“质”也都属于思想道德的范畴。  相似文献   
26.
王敢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6(6):F0003-F0003
唐代韩愈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其实就是进行道德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寓于授业解惑之中,这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人们说“文以载道”,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字里行间无不蕴伏着思想教育的因素,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27.
语文教学:借助“工具”渗透“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的那场语文“大讨论”中.受应试教学的株连,“工具性”成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甚至有人认为“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而今,语文“新课标”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对那场讨论的总结。于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怎样结合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道相加”“道以载文”“文以载道”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28.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自古以来就含有一定寓意。就传统图案设计美学思想来讲,其蕴涵的意义就集中体现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哲学观念、文化意识、感情气质和心理气质,这些都与我国传统造物表现的本原哲学宇宙观和美学观有着极大关系。  相似文献   
29.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既不能离开"文"去讲"道",也不能撇开"道"孤立地讲"文",只有文道统一,有层次地、逐步深入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在各个教学的环节中,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