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东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名士与名僧结交,玄理与佛理交融,已成一时风尚。文士试图调和儒佛以护法,将自己对佛学的理解行诸文章,如孙绰《喻道论》、罗含《更生论》,内容虽粗浅,但较前代,仍表现出论体文发展的新倾向。戴逵作《释疑论》,周续之作《难释疑论》,戴逵又作《答周居士难释疑论》,以论难的形式进行辩驳,探讨对报应说的理解,具有较高的论辩艺术。  相似文献   
42.
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是文化中心,文人荟萃,诗人众多,诗坛成就斐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南唐统治者对诗歌的爱好分不开。任何一种思潮与风尚的兴起都离不开有  相似文献   
43.
唐诗《长门怨》的主题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不仅是时代氛围的作用,也与创作主体的生平经历相关,中晚唐一部分幕府文士借《长门怨》所包含的君臣关系寄寓了自己的君臣遇合之感,从中不难窥探其深微隐曲的政治心理之变化。  相似文献   
44.
唐诗<长门怨>的主题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不仅是时代氛围的作用,也与创作主体的生平经历相关,中晚唐一部分幕府文士借<长门怨>所包含的君臣关系寄寓了自己的君臣遇合之感,从中不难窥探其深微隐曲的政治心理之变化.  相似文献   
45.
汉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代文学汉赋的繁盛和诗学精神的人性化归复,昭示了汉代文学的非凡成就。经由大一统中央宫廷文学的孕育、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淀及庄骚思想的催发,汉末文人最终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社会舞台,以表现人生、人的个性情感为主旨的文学审美性创作成为时代新风。在文人富于个性情感的文学创作中,汉末文学呈现觉醒之势。  相似文献   
46.
张任 《天中学刊》2024,(1):120-128
萧梁亡国后,梁史主要由梁陈之际的入北文士修撰,其中绝大部分出于私修,并且多属于记录梁末史事的“偏纪”一类,这跟撰者的个人经历、故国记忆及客观上的史料欠缺有关。姚察、许善心、何之元、姚最、刘璠等入北文士通过对称谓、断限、结构、体例的设计,表达各自的政治立场和情感态度。受益于独特的历史契机与文化环境,萧梁旧史的修撰格外丰富多样,为此后南朝史的整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明清文士十分强调景观的组合特色。组合后的景观在谐调统一的空间内,集中了各单元景观之所长,“其美学的作用来自景观的一切现象,如固体地表的外相、冰、天空、植被和动物界,居民点和人类的作品”(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青山绿水,金碧楼台,因而整体观赏价值大增。如杭州西湖称东南佳丽,不仅因湖在山中、山屏湖外的绝妙结构,还在于有城郭  相似文献   
48.
孟浩然既追求功名仕进,也追求避世隐居,其亦仕亦隐情怀终生存在。他敬仰魏晋贤臣士羊祜、习凿齿、谢安;对陶潜、嵇康、阮籍的行止多所认同;从某些“魏晋风度”中得到精神安慰。可见他与魏晋士有着深深的情结,这是他形成亦仕亦隐情怀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宋萍 《图书馆学研究》2008,(1):99-100,F0003
<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以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为研究区域,对东南重要书院予以全面的梳理与研究.课艺集的调查与研究是该书的贡献之一,为研究书院与科举关系、书院师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维度.书院是文士活动的重要空间,提供了雅集的场所.在对书院雅集交游的研究过程中,作者力图找到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50.
儒家思想既是唐代文人生活和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文化背景,也是唐代文化和唐代文学内在的精神命脉,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礼乐文化与文士、文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国家文化政策为文学发展提供导向、文人积极参与礼乐文化建设、礼乐文化在不同文学形态中的渗透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