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辉 《中学文科》2007,(12):130-131
纵观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可知,当今高考命题呈现出人文背景的潜在体现、主干知识的重组整合、经济建设的中心主题和时政热点的隐性介入等特色,同时2005年文综高考大纲的能力要求分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三个层次,并且方兴未艾的各省自主命题又展现出百花争艳的崭新景象。为此,笔者认为在高考文综历史复习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立意的新意识:专题意识、区域意识、比较意识和热点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2.
王伟会 《教育艺术》2006,(12):46-47
这些年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文综试题更灵活更贴近现实,但它并未脱离中学生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所谓“题目在书外,题根在书中”。因此,高考并不神秘,更不可怕。那么.如何提高政冶课的复习效率呢?我认为,在整个总复习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3.
周永亮 《甘肃教育》2007,(12X):30-30
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与精神,既立足基础,又注重能力考查,而且呈现出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又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与备考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周年”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如2003年是德黑兰会议召开60周年,2003年高考文综卷设计了一道与德黑兰会议密切相关的关于二战期间第二战场开辟原因的问答题。宋教仁遇难90周年,2003年的上海试卷便有与此内容相关的一道简释题。200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50周年、国共合作80周年和一战爆发90周年,在2004年高考文综试卷中分别以此为背景设  相似文献   
55.
一、高考政治试题命题特点总结 从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政治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6.
2005年高考历史(含文综卷)共10套试题,可谓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其中上海卷“百花丛中最鲜艳”,内容美与形式美体现得最好,散发着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值得认真欣赏、研究并借鉴。高考历史试题对形式美的基本要求是对称、整齐、平衡、比例恰当、多样统一、结构和谐、图文并茂等。从题型看,其他9套试题分Ⅰ、Ⅱ两卷,有选择、材料和问答三种题型,主观题和客观题、小型题目和大型题目界限清楚,结构严整,编排有序,显得大器。而上海试题则由选择、简释、问答和材料分析论证四种题型构成,四种题型又可分为小型题、中型题、大型题三类,作为中型题的简释题数量可观,这就增加了题目编排的灵  相似文献   
57.
这些年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文综试题更灵活更贴近现实,但它并未脱离中学生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正所谓“题目在书外,题根在书中”。因此,高考并不神秘,更不可怕。那么,如何提高政治课的复习效率呢?我们认为,在整个总复习过程中,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58.
笔者有幸参与了2006年高考文综卷Ⅱ的评卷工作,看到考生的答卷之后感触颇深。2006年的试卷依旧重视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专题性,加强对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结合学科特色,考查学习能力;贴近生活,不避热点。从整体上看大部分考生已经适应了此种考试模式,基础比较扎实,主干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能够关注热点问题,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9.
2009年高考文综四川卷第15题如下: 图6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60.
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12题如下: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