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4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书屋》2004年第12期范泓《胡适为何屈就东方图书馆馆长》文中说:“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毛晋所刻印的许多书也在收藏之内,包括《十三经》、《十七史》等。毛晋刻本在当时影响很大,著名学者钱谦益就说过‘毛氏之书走天下’这样的豪迈之语。尽管也有不少人因毛晋很少臆改宋本而称其‘佞宋’,  相似文献   
322.
孙奇逢,字启泰,又字钟元,明直隶保定府容城人(分属河北省),后又迁居河南卫辉府辉县。生于明万历十二年十二月(1585年1月),卒于清康熙十四年四月(1675年5月)。明末清初名学,因他11次拒绝朝廷征聘,故人称孙征君。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学又称其为夏峰先生。作为明清之际名的思想家,孙奇逢被北方奉为“泰山北斗”、“中原献”,曾与黄宗羲齐名,时人称“南黄北孙”。  相似文献   
323.
张宝申 《北京档案》2007,(10):50-50
北京和平门外的琉璃厂,因元朝建大都宫殿在这里设置烧制琉璃砖瓦窑而得名.明末清初,琉璃砖瓦厂迁到京西门头沟,这里形成了图书、字画、文物市场.这一带也是文人名士聚居的地方.在琉璃厂东街路北的火神庙西夹道(现为西太平巷)内,有一处至今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这里就是清初名士王士禛的故居.  相似文献   
324.
惠毓坤 《兰台世界》2007,(5S):67-67
中国石化源远流长。无论是古代园林还是现代园林,几乎无石不成景,点缀景石是建园的重要内容。什么样的石景为最佳,从古至今虽然并无定论,但人墨客对石景的评沦和吟咏却枚不胜数。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言山石之美,俱有透、漏、瘦”的观点。后人从中品赏出江南园林中三块奇石为其佼佼,史称江南三大名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25.
326.
明末清初,在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广州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宽松开放的人文环境,成为当时商品贸易全球化的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7.
金圣叹(1608-1661年),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为人狂傲有奇气,本姓张.因明亡誓不仕清,常喟然叹曰“金人在上,圣人焉能不叹?”从此改姓“金”.名“喟”。又因为常常自比为圣人,总有天将降大任的奇思怪想,又改字为“圣叹”。金圣叹生活清贫,然人狂放不羁,性格滑稽,善诙谐,时人称之为“幽默大师”。  相似文献   
328.
明末清初,个性解放思潮消歇,表现情理合一思想意蕴的传奇作品蔚然兴起。包含情理合一思想的剧作倡导情欲达于天理,认为情在理中,理包含情,是较明中叶以来鼓吹以情反理思想的传奇创作的退化。最能反映情理合一思想的剧作家首推李渔,其剧作《慎鸾交》、《巧团圆》包含了情理合一的思想意蕴。此种思想意蕴的出现是文学教化论影响的结果;是清政府文化政策的产物;是正统文人救世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329.
闵老子茶     
张岱 《中文自修》2007,(2):50-51
周墨农向余道闵汶水茶不置口。戊寅九月至留都,抵岸,即访闵汶水于桃叶渡。日哺,汶水他出,迟其归,乃婆婆一老。  相似文献   
330.
明末清初之际,逃禅成为许多士子的选择,一方面是迫于政治压力,一方面也为显示自己的高风亮节。宋琬迫于生计参加了清代的科举,并且于仕途并不顺利,思想上出处的矛盾日益深重,在诗作中多有表现,后于康熙初年入狱,两年的牢狱生活使宋琬真正看淡了名禄,也看清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于是找到了儒与道释结合的思想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