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篇
  免费   3篇
教育   1658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103篇
体育   273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5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伏生在秦汉之际的文化废墟上,热情张扬了《尚书》的神圣经典价值。他针对秦之失道,阐释了《尚书》中的公天下和德治理念,又为百废待兴的汉朝提供了多种礼制资源。伏生还吸收了战国以来的新学术思想,提出“三统说”,对《洪范》篇作出了全新的阐释,从而对汉代的经学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总体来看,伏生的《尚书》诠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尚书》亦由伏生诠释才真正实现其参与汉代文化构建的经典价值。  相似文献   
82.
介词“着”产生于魏晋时期,是近代汉语里较为重要的一个介词。后来随着汉语介词系统的发展,介词“着”的部分功能逐渐呈现出了没落的趋势、甚至消失。但是,在明末清初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文献《聊斋俚曲》里这个介词不但仍很兴盛,而且保留了其早期的用法。这种现象体现出了当时山东方言内部的地域性特征,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对于研究汉语历史方言和现代方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文化传播学派的先驱F拉策尔认为:“一切的民族连同自然民族都有其历史性,有必要研究他们的遭遇,这些遭遇大部分是迁徙的结果。民族及文化在迁徙时,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其相互影响程度,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在此,拟就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入的原因、历史条件及迁入的主要形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4.
廖文伟 《收藏》2008,(6):56-57
自末以来,历朝历代皆传承哥窑釉色和纹片,以烧制精美器物,为同宋代哥窑器物相区别,称其为哥釉器物,即哥釉。笔者多年来寻寻觅觅,竞访得明、清哥釉器4件。其中两件连当年主人配置的底座都在,更添了恬淡古香和清雅古色。  相似文献   
85.
杜文 《收藏》2008,(8):88-91
2007年国庆期间,央视播出了《鉴宝》走进陕西国庆特别节目,澄城窑黑釉剔花双耳罐及清代青釉模即鱼纹扁壶被评选为二星级藏品。之后,央视《百科探秘》栏曰专程赴澄城县尧头古镇,对当地陶瓷制作工艺进行了全景拍摄。随着媒体的报道,这处位于渭北东部洛河流域的民窑及其产品逐渐被陶瓷爱好者所知。  相似文献   
86.
王长启 《收藏》2008,(8):31-32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藏品中有两件雕刻有角抵图的上马石。其一麒麟纹上马石,二层台阶形,宽51厘米,长102厘米,前高63厘米,后高32厘米(图1)。上层正面雕兽面,兽面双耳竖立,粗眉,巨眼,宽嘴。两侧面分别雕山石麒嶙纹,麒麟昂首挺胸,曲腿欲起。下层正面雕盛开牡丹,两边各有一乐人抱一乐器演奏。左右侧边各分3部分,雕飞鸟、走兽与卧兽,后侧面雕麒嶙回首纹。下为束腰,  相似文献   
87.
王爱民 《收藏》2008,(5):175-175
南京正大拍卖公司秉承弘扬我国古典家具文化的宗旨,在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全国性大型明清古典家具专场拍卖后,于5月25日又推出’08春季明清古典家具专场拍卖会。  相似文献   
88.
李伟男 《收藏》2009,(6):103-103
猴子的形象在文物上屡见不鲜。特别是在科举时代,由于“猴”和“侯”谐音,猴被文人士大夫赋予了“封侯”的寓意,表达了人们期望封侯加官、追求功名利禄的愿望。桃子色形俱佳,味美多汁,被推为祝寿圣品。  相似文献   
89.
文章从历史学和社会学视角出发,通过探究明清晋商的行为和态度,剖析明清晋商与地方传统武术之间的关系,分析明清山西武术发展的历史社会原因,探寻社会因素对武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进而为当代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使武术在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明清武术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是武术发展史一个值得注视的时期,这一时期武术的技术动作、理论研究都呈现出空前发展的局面,各种拳种大量涌现,门派林立,武术渐次成为一个庞大的运动技术体系;大量有关武术的论著相继问世,使武术理论体系逐渐完善;武术开始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内容,最终成为"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武术的社会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中国武术承载着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