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1篇
教育   45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与之相适应的是,音乐艺术文化也同样处于转折阶段。郭茂倩是这一音乐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通过多年音乐和诗歌研究,编撰而成了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乐府诗集》。  相似文献   
92.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他在诗歌、辞赋、散文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尤其他的诗歌中闪现出的理想主义特征,是他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抒怀,这种特征体现了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杜甫也称赞他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除了清迈飘逸,还有许多诗作的语言得力于乐府民歌的熏染,朴实无华;除了具有浪漫主义手法外,还经常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这些艺术特点,使李白的诗歌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3.
编钟音乐是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共同体。中国自夏商开始,就已经十分注重对既有之音乐艺术的教学和传承,并相继出现了成均、大司乐、乐府等重要的音乐教学机构,大大促进了传统民乐的绵延发展。  相似文献   
94.
郭茂倩是官宦子弟,即当时的太常博士郭源明(源中)的儿子,山东莱州通判、侍读学士郭劝的孙子,编撰了著名的《乐府诗集》一百卷等名作,其解题考据甚是精博、深奥,至今仍然颇受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95.
针对南宋词坛大力提倡复雅的词论,王灼与沈义父也都在各自的词论中提出了求雅的审美标准,标举出各自的审美取向:《碧鸡漫志》将以苏门为首的豪放词派追求情性、自然作为自己的审美创作追求,而《乐府指迷》则是以清真词为首的婉约词派含蓄柔婉作为其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96.
南北朝游仙诗继承了汉魏乐府游仙诗以及两晋游仙诗两种创作模式,但在主题上却回归游仙的原始,追求神仙长生.这种主题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成熟及流行所造成的.并且,步虚词也进入到文人的创作视野中.南朝动荡的政治格局以及文人生存环境的恶化也是南北朝游仙诗与魏晋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汉乐府到汉武帝时职能扩大,除掌宗庙祭礼外,还增加了采诗以观民风、制定历法等内容。乐府采诗其途径多样,其中,与经学博士“循行天下”,鉴观风俗相关。采入乐府的民歌经统治的改造,继承着《诗经》的政教传统。  相似文献   
98.
梁陈边塞诗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陈边塞诗与拟乐府的范围扩大和武将地位上升有密切关系。许多边塞诗有艳诗色彩,但仍以抒发豪情为主旋律。  相似文献   
99.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一号大梅山民,斋名大梅山房或大梅山馆,浙江镇海人,有《大梅山馆集》。《今乐府选》等,以《今乐考证》、《今乐府选》最为著名。《今乐考证》有原稿本、北京大学1935年据原稿影印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等,不难见读,今姑不论。《今乐府选》系未刊稿,见者甚少,历来著录多有不同,试为叙考。四明蔡鸿鉴《文榷》二编序记录有姚文的对种未刊稿,其中之一即为《今乐府选》500卷。《镇海县艺文志》著录《今乐府选》也作500卷。1935年9月马格藻跋《今乐考证》时仍因传《今乐考证》为500卷。钱…  相似文献   
100.
这是作者正在撰述中的《<太和正音谱>述评》中的一节。文章对朱权曲论中“群英乐府格势”这一节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它的渊源、特色、贡献、成就与不足。对一些人们久有争议的问题如“扬马抑关”等,提出了个人的独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