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6篇
科学研究   46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运气好一点的普通人” 见过刘永行的人都觉得他太普通了,扔人堆里就找不到。他也开自己的玩笑:“不抽烟,不跳舞,一定是个二百五。”不过他似乎很得意这种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82.
故乡的小巷     
李琼碧 《中学生读写》2010,(12):114-115
巷子是迂回各异的,巷名也千奇百怪:打铁街、新街仔、盗子口……巷子中透出的,自然是一派与世无争的普通人家的生活气息——铁匠丁丁当当地打着铁,几个人担着水从巷中走过,准备午饭的妇女在河边洗着菜——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颇为相像。  相似文献   
83.
在现代社会,对于我们普通人健康威胁最大的不是各种绝症或突如其来的传染病,而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病情延误,不论是在中医还是西医,病情延误都被视为我们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84.
声音     
《视听界》2010,(2):1-1
微博大大丰富了新闻,不仅改变了新闻模式,甚至改变了生活方式。微博对信息传播的贡献不在于它让普通人多了一件工具,而是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为零,阻挡信息传播的成本却无限升高。有了微博,普通人更能知道真相。——专栏作家连岳热捧“围脖”。  相似文献   
85.
杨波 《新闻实践》2010,(11):13-16
在很多人眼里,和别的职业比起来,记者“能量”很大,只要你想找谁,没有不认识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一种看似平起平坐的姿态下,记者确实比普通人更容易进出一些场所,接近一些高端。由于这个职业本身的特性,记者常常为人所惧,容易受到大家的阿谀奉承。当“收入不高,地位尚可”这样的职业认知,成为不少记者的共识时,一些记者在处理人脉关系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丧失自我,为人脉所累,进而做出一些违反本意的行为。  相似文献   
86.
《中国地市报人》2010,(10):126-126
网络泡沫,是2000年普通人一提起网络首先联想到的名词,对这个名词的回答,用了中国网络整整一年的时间。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打了一个比方:水库放水必然会出现泡沫,流一段就没有了,经济总是在有泡沫无泡沫、泡沫多泡沫少当中往前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经历了开发区泡沫、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回过头来,  相似文献   
87.
王恺 《新闻天地》2010,(9):36-38
“从地震那天被拍照下来之后,我就开始晕啦,我的日子,不能像一个普通人那么过,实施跟你说,到今天,我还像坐了火箭似的,不知道我的日子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88.
李俊奇困境     
田加刚 《青年记者》2010,(13):58-59
李俊奇作为一个普通记者,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当时的情境之下,究竟又能有什么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89.
107岁的贝时璋、98岁的钱学森先后逝世,再次引起社会公众和媒体对两位科学家,对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关注,也引起了新闻研究者对讣闻报道尤其是名人逝世报道的关注. 讣闻报道未受重视,亟待加强 回首这次报道前前后后,对比媒体相关报道,研究讣闻报道国际经验,可以说,这次报道是对媒体及其记者应急素质和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也反映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问题核心是:讣闻报道是个亟待引起大众媒体进一步重视并且妥善把握的报道领域,必须从认识上、组织上、报道安排乃至写作技巧上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讣闻报道尤其是名人逝世报道.  相似文献   
90.
香雪海 《课外阅读》2013,(15):54-55
中国制造在日本已经不可或缺,如果一一公布出来,覆盖面积之广可能会让很多日本人都匪夷所思。无法拒绝的"中国制造"作为一个在日本生活过的人,即使对于经济再一窍不通,也会对中国制造有着非常直观的印象。因为中国制造在日本,已经充斥了普通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早上叫你起床的闹钟,到洗脸用的毛巾、刷牙用的牙具,再到穿的衣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