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煮豆燃萁     
【解释】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魏武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和曹丕是同母兄弟,很聪明,深得曹操的宠爱。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虽然当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12.
曹操的诗歌展示了一个政治家兼诗人的独特风格,时而悲壮苍凉,豪放飘逸;时而古朴凝重,志深笔长;语言醇厚淡雅,简洁含蓄。曹丕的诗歌充满了“文士气”,清理柔和、深婉细腻、低徊哀怨,语言典丽华美、工致流畅。  相似文献   
13.
14.
曹丕《典论·论文》作为魏晋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其中蕴含着很多深刻的文学观点。对"经国大业"说、"文气"说、文本同而末异等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从而加深对《典论·论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和朝鲜,自古以来各方面的交流就极为广泛。由此,两国的古代文论之间镌刻着相似的文化印记。本文将在变异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文论比较研究,在"求异"的视域中,重点关注中国文论传入朝鲜后所发生的变异现象。李奎报的诗话著作《白云小说》中评点朝鲜汉诗时所提出的"诗以意为主"的主张,印见出了曹丕"文气"论的深远影响。笔者将比照两个颇为相似的文本,重点研究《白云小说》中出现的概念变异与再阐发现象,由此试图以"他者"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曹丕"文气"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节期间,瑞雪之中,我得到了潘民中先生签送的《三国史鉴——以帝王为中心》。作为多年老友,实在为他的又一新著出版感到高兴,如同迎来那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新春瑞雪,畅快之情喜上眉梢,喜上心头。潘民中先生在考大学时,就怀着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崇敬,选报河南大学历史系,且师从全国著名史学专家朱绍侯教授。  相似文献   
17.
合肥在两汉的商业中心地位得益于寿春的辐射。曹魏政权在合肥的攻防战略具有阶段性调整。曹操时期合肥作为曹魏政权江淮战略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强化,合肥处于抵御孙权进攻的战略中心地位。魏文帝时期,随着曹魏政权国力的提升对东吴采取攻势,此时合肥复失去江淮战略中心的地位,寿春复取代合肥成为曹魏经营江淮的战略中心。魏明帝时期为了抵御孙权实力对江淮的攻势,合肥复作为战略前沿城市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满宠对合肥新城的规划和建设,使合肥新城处于曹魏政权的战略防御的前沿。而曹芳时期,诸葛恪在合肥新城的惨败再次证明合肥新城战略前沿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有一种理论即魏晋文学自觉说较为流行。其中尤以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由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说: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曹丕的文学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原创性,因而在古代文论吏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原创性表现在自觉文学理论的创立、文学价值论、文气论、文体论、风格论等方面。曹丕的原创性文学思想促进了古代文论的发展,对后世文论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曹熊上课的时候,听到敲窗户的声音。"咚咚咚!"不是轻轻地敲,而是敲得很响。奇怪的是,老师和其他同学毫无反应,像聋了一样。只有曹熊听见这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