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篇
教育   53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曹植善于运用意象寄托的手法来曲折地表达主观意愿,正是中国传统诗歌讲究含蓄蕴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要求的体现.意象寄托手法源自<诗经>的比兴传统,曹植是历史上无数个继承创新者之一.  相似文献   
42.
拟作现象历来不受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尤其是赋品的拟作。本文从祢衡的《鹦鹉赋》说起,以此来审视魏晋文士对其的模仿,并探究他们模拟创作的初衷以及当时文人特有的"英才情结"。  相似文献   
43.
曹植的文学创作随着他的思想变化呈现出建安前、后期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而《释愁》则是他文风转变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分析曹植的后期作品《释愁》来关注他的思想嬗变。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谈论的曹植思想主要是指他对于人生、对于理想的态度。即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退避。  相似文献   
44.
谢灵运与曹植的源渊关系主要体现在二人都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上,他们的诗歌用词生动,富于表现力,景物层次丰富;同时,谢灵运又受张协影响,写景状物时构思巧妙,能够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景物的特点。他对景物的描绘巨细无遗,给人以"繁富"之感,但诗中的名篇佳句比比皆是,诗中的繁芜之句又"无损于其高洁"。因此,钟嵘对谢灵运诗歌的源流及创作风格所做出的种种评价是客观恰当的。  相似文献   
45.
在经师与君主的共同推动下,经学成为汉代文化的主流,经师及君主也成为汉代思想及文学建设中的权威。经师及君主以经学干预文学,不但对朝政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支配着文学价值观的生成,乃至于经学成为文学思想表达的最高准则,文学追求的最高标准。汉代是宗教神学信仰的时代,汉代文学创作的走向及文学批评的提出与礼乐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诗序》是汉代诗学的重要收获,近年来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把《诗序》视为汉代经学视野下的诗学理论,是汉代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收获。辞赋是汉代最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家在从事辞赋创作的同时对辞赋进行了理论探索及批评。司马相如提出了"赋迹"、"赋心"说;扬雄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论断;班固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汉赋的来源及内容与形式等。除此之外,班固对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思想提出了批评。司马迁的文学批评及理论主要保存在《史记》之中。司马迁以六经为价值评判尺度,对历史上的文学家进行了文学批评,并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在司马迁的进一步阐释下,"发愤"作为专用名词列入了文艺理论的殿堂。王充的文学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衡》的篇目中。王充从文章批判入手,提出了新的文学观念和批评理论,王充的文学批评及主张对后世文学理论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曹植与阮籍两位作家在文学创作上有同有异,有相近的处境、相近的风格等,同时也有各自所特有的鲜明的特点.将二人的文学创作情况作一试探性的论述,结合分析后可以概括为曹植--激流勇进;阮籍--退避三舍.  相似文献   
47.
曹植诗歌的比兴在精神实质上与《诗经》、《楚辞》、汉乐府有着继承和演化的关系,但在艺术手法上却变出了新意.表现出多样化、形象化、日常化的特点.而且大多能结合现实和个人际遇,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曹植作品引用<诗经>典故的统计、归纳,分析曹植对<古诗十九首>引用<诗经>的继承以及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追踪曹植艺术风格的渊源,探求文学观念的蝉变.  相似文献   
49.
骨肉相残 孰是孰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国时期,曹丕虐待曹植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于是,历代文人皆归咎曹丕,然而,笔者发现,曹植是曹丕地位的争夺者,政治的反对者,名誉的诋毁者,在骨肉相残的过程中,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50.
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他不愧为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也不愧为建安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