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班主任以朗诵为媒介,开辟了班级"聆听"时刻,和学生们一起激情朗读,利用互联网的声乐优势,营造有声有色的氛围,把学生从读死书的困压下解救了出来,极大地调动他们情感的力量,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72.
刘静 《学语文》2013,(3):14-15
[教材分析]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体现了苏词的豪放风格。学习中通过配乐朗诵,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充分感受豪放的情调。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点拨本词的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等。拓展部分安排与柳永的《雨霖铃》比较,讨论两派词风的差异。  相似文献   
73.
《四季的脚步》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人教版)新编选的课文。这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教学中,我采取“感悟-品位-创新”的教学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朗诵和歌唱虽分属于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但二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而且更具体地说,二者都是人声的艺术,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正是由于朗诵和歌唱之间存在这些相似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二者之间就存在着迁移。  相似文献   
75.
朗诵也叫诵读,即大声地有感情地读。现代的语文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朗诵。叶圣陶和朱自清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须在心和眼之外,加用口和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问,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诵读能够带动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学生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鲜活个体,他们富有悟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诵读中会自主完成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过程,感知文本的形式美与内蕴美。所以说,朗诵,是师生共同感知文本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76.
我,站在熟悉的讲台前,深情地朗诵着课文《东方明珠》。那群刚认识几个字的小不点静静地听着。刚读完,一阵热烈的掌声骤然响起,孩子们使劲地鼓着掌。“老师,你读得太好了!太棒了!”新新竖起两个大拇指.笑嘻嘻地朝我嚷着。“是呀是呀!”孩子们兴奋地拍着手。  相似文献   
77.
朗诵与写作     
从上小学起,我就喜欢朗诵。汉语的魅力在朗诵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好的文章会给人一种欣赏音乐的感觉.比如朗诵鲁迅的《雪》、朱自清的《背影》,你感觉是在听一首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曲;而朗诵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勃的《滕王阁序》,你感觉是在听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78.
作为幼儿园教师,教孩子们朗诵,这是一件平常事。但要让朗诵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使孩子们的朗诵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多下功夫、研究一下了。朗诵属于艺术表演范畴,它是一种再创造。  相似文献   
79.
朗读与朗诵的实训目标应有语音追求、语言追求、朗读与朗诵追求、艺术追求等不同层级。其实训原则,就实训主体说,教师应科学评价,遵循激励原则;就实训对象说,学生应施展个性,重视发挥原则;就实训内容说,应坚持分割切块,遵循渐进原则;就实训过程说,应创设情境,追求实效原则。其实训方法应以文字材料分析法,获得主题思想、情感基调、篇章结构、艺术特点等方面的感知;以情感体验与情绪把握还原法,对应生活体验和口语表达,再由口语表达联系有声语言技巧,升华对文字材料的表达;以名家经典朗诵、影视对白欣赏法,建立被仿对象,获得情感把握、口腔控制、气息运用、技巧处理等方面的感知;以实训教师范读法,让学生直接感知什么样思想感情的文字材料运用什么样的技巧;以学生诵读法,让学生通过诵读,去感悟、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逻辑思路、语法修辞的规律特性,以及声调韵律的搭配布置等。只有这样,朗读与朗诵训练,才有实际意义和价值,才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80.
笔者自1986年开始从事"演讲与口才"的教学工作以及社会活动,或当观众、或当评委、或当教练,已观赏过数以千计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接触过数以百计的俊男靓女选手.他们个个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而且音质音色与表情、动作俱佳.但天长日久,再加上审美疲劳,大部分早已印象淡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