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25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10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综观进步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五方面。  相似文献   
42.
彭平一的<冲破思想的牢笼--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一书对近代中国100余年启蒙思潮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根据其发展走向作了五个阶段的划分.该书始终把民主和科学的传播置于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主流位置,并揭示了中国近代启蒙和救亡互为表里,并辅并行的特点,反映了作者将对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遗憾转化为对现实的忧惠的抚今追昔初衷和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43.
44.
当前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具有多元并存、关注现实、反思批判、广泛传播、复杂多变、积极作为、相互促进等特点。这些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具有有利于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方针,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方式方法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强大冲击,干扰人们科学价值观和共同理想信念的确立,破坏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团结稳定。  相似文献   
45.
当今社会,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是各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入手,审视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我国高校文化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在横向的文化开拓与纵向的文明承传中,分辨是非,把握方向,已成为建设我国校园先进文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6.
郑阳 《文教资料》2011,(33):125-127
当前社会思潮对高校的影响日益扩大,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都带有社会思潮的烙印。加强对于当代社会思潮的了解,对于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7.
邬大伟  卓敏 《文教资料》2011,(8):209-211
随着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的深入,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并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本文简要介绍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理论特征,并阐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深刻影响,以使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优劣,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48.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感伤色彩和浪漫倾向风格为主,这与他在国外的经历和经常涉猎国外书籍有关。本文选取他的代表作《沉沦》,试从感伤主义、自叙转体例两方面来分析西方文学思潮对其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清末民初传入中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推动了近代职业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的革新与重构,职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代职业教育关于"人计"与"事计"的现实旨归,关于"平民"与"乡村"的终极关怀,关于"生利"与"实用"的经验价值,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创新与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当前国内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状来看,近代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依然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宗旨、手段、价值、意义,都应该得到传承、再造与复兴。  相似文献   
50.
《建塔者》是台静农的第二本小说集。对这本小说集的历史评价,历来都不高,“生活不足”、形象“苍白”(唐弢语)可视作代表。在分析其产生的广阔的时代背景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建塔者》确如著者所言,留存了那“大时代的一痕”;它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文学社会学意义;《建塔者》与《地之子》的联系及前者对后着的延伸;《建塔者》是“革命文学”的早期文本,它有着“革命文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