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85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应运而生,中国和日本同属汉字圈,网络语言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同时又受到两国各自社会文化特点的影响,在构词方面各具特色。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任何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并得到广泛传播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模因。文章在总结归纳中日两国网络语言构词特征的同时,用语言模因论对网络语言的迅速发展进行阐释,并揭示网络语言模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52.
逆成构词法是缩略法的其中一种构词法,于20世纪初开始异军突起,然而专门针对逆成构词法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逆构词实例,研究逆成构词法的起源与成因、构词规律和特点以及其实用功能或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3.
语言在人类社会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像一面镜子一样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思想和文化。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从构词和句法两个层面初步探讨了两种语言中常见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浅析其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4.
以安顺汉语方言的部分例词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可知安顺汉语方言的构词理据同样可分为直接命名和间接命名两种方式,直接命名包括客观事物的外在特征,事物所处的时间、处所等,间接命名不仅涵盖借喻引申、借代引申,而且还有委婉与忌讳及义位变体三个重要内容。据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安顺汉语方言词语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揭示安顺汉语方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55.
当下,越来越多的“裸”族词正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本文从“裸”族词变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内部原因主要包括“裸”字构词能力的增强和义项的变化发展,其中构词能力的增强包括由不能单用到可以单用和所构成的合成词的类型增多;义项的变化发展指“裸”的义项由一项分化为多项;外部原因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56.
变韵构词是属于音变构词的一个类别,也是古代汉语构造新词的一种重要方法。《晋书音义》中的许多音切反映了变韵构词在古代汉语中构造新词的一些规律。拙作试图对这些规律加以揭示。  相似文献   
57.
本文旨在通过对常用德语动词前缀的列举及其本身词义的解析,展现其构词的规律和用法,系统地总结出德语中的派生动词、合成动词与原构词词干词义变化的特点,为德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德语动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8.
本文讨论了英语新创词的某些特点,进而论及英语的其他构调方法,从词汇的角度浅述英语的简化手段。  相似文献   
59.
本文探讨了现代英语词汇的一种常见的构词法──拼缀法,对拼缀词的构成进行归纳分析、阐述了拼缀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60.
汉语新词语形成方式的特点及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新词语形成方式发生了变化。新词语构词法主要有结合法、改造法、音译法、半音译法和音译糅合意译法,其中结合法依然是常用构词方式.缩略型改造法和换素型改造法使用频率也很高.而叠连法、倒序法等构词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已很少用。构词法的变化与汉语词汇系统本身的发展是有联系的.构词法的共时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词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