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8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板块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结构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树多。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生:桂树多。师:是啊,桂树成林,"桂林"这座城市,名字里似乎  相似文献   
82.
漓江颂     
素闻"桂林山水甲天下",只是缘悭一面,引为憾事。终于在四月的一天,我乘K155次列车从南京抵达广西桂林,随后兴冲冲地搭船游览桂林漓江,准备饱餐一顿秀色,了却一桩心愿。  相似文献   
83.
庐山游记     
在我短短十三年的岁月中,已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秀丽,踏上过丹霞山的红岩,感受过张家界的石林壮阔,而今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庐山。若说泰山之美美在一个"雄"字,巍峨雄壮,再加上厚重的历史烟尘,当之无愧的五岳之尊;华山之美美在一个"险"字,陡峰危崖,让人心惊胆战,望而生畏;黄山之美美在一个"奇"字,数不胜数的奇松怪石,让人不由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庐山  相似文献   
84.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唐朝韩愈描绘桂林山水的诗句.韩愈没有来过桂林,而诗句能高度概括桂林山水的特色,一定是有人提供信息.可见,在唐代桂林山水就享誉神州了.而1928年来桂林的名画家黄宾虹先生说过:"山可以任意画,画出来便算作山,如果说不像山,那便请他到桂林‘阳朔两处去找一找,一定可以找到"①222.这说明桂林的山不仅千姿百态,而且奇到极处,怪到极处.加之清澈的漓江及其支流汉港,萦绕其间构成人间极致的上水美景.由石灰岩构成的山体,不仅奇特多姿,而又石质细腻宜于铉刻.古人在身临仙境般的山水美景之中,往往不仅触景生情而形诸笔墨,刻石留念.  相似文献   
85.
依托语文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同时接受良好的美育熏陶,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目标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根据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文情并茂,极具审美价值,给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提供了非常好的审美载体.  相似文献   
86.
桂林山水声誉的渐起和日盛,经历了唐以前的印象初具期、唐代至宋代期间山水"甲天下"美誉的真正确立期以及元、明、清和近代的不断巩固厚重期。在这三个时期中,古代诗词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7.
童灿英 《江西教育》2012,(Z5):39-41
教材是语文教学最基本而又最主要的语言材料。如何充分发挥教材作为教本、学本的作用,发掘文本的"例子"功能,实现"例子"的最大增值,从而提高语文教  相似文献   
88.
孟“狗肉”     
闲暇(xiá)时,喜欢翻看那些昔日外出旅游时的彩色照片。徜徉其间,日渐消失的记忆不由得霎时间在脑海里鲜活了起来,让我怡(yí)然自得,沉醉不已。其中,尤能勾起我美好回忆的,便是我和孟"狗肉"的合影。孟"狗肉"是我们那年去桂林观光的导游。她端庄大方,婀(ē)娜而淡雅;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嗓音如山涧溪流,悦耳动听。汽车一路行驶,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桂林的风土人情,还教我们一些常用的桂林语:"朋友",桂林人叫"狗肉";"如厕",应雅称"唱歌"……我们一边听她娓娓动听的讲解,一边像小学生一样跟着学习,车厢内  相似文献   
89.
罗珍 《父母必读》2014,(8):122-123
盛夏的暑期里,很多爸爸妈妈会带着孩子去山里避暑,这一期,我们随北宋书画家一起欣赏这美丽的山水风景!山的相貌各不相同:五岳之中,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五岳之外,更有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旖旎秀丽、缥缈婀娜的峨眉山。  相似文献   
90.
杨聪 《四川教育》2005,(2):77-77
上《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时,学生蔡思思问大家:“课中讲到的‘西湖’、‘泰山’和‘香山’在哪个省,谁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