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7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梁实秋以《雅舍小品》为代表的散文创作从创作动因、表现内容到创作特色,俱卓然自成一体,这在他是不得不弃却文学批评和社会批评的依然的文学表现,以散文寄托作者古典主义文学理想和毅然追求。  相似文献   
42.
梁实秋在《国与国语》中说:“讲到国教学,在教材教法方面。均应随时研究改良。最要紧的是,要认清国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以为其目的是在训练学生使用本国的语言字以求有效的表达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出.作的教学观也是着眼于能力的。又如在《中国语的三个阶段》中说:“语训练便是教人一面怎样说话,一面怎样作。话要说得明白清楚,要写得干净利落。”语的能力有听说读写之分。其中听与说是属于口语训练.读与写则是书面语方面的能力。这里就写作方面。谈一谈梁实秋的作观。在一篇叫《“岂有章惊海内”》的访问记中,粱实秋这样说:“我在学校上国课,老师教我们读古,大部分选自《古观止》、《古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法的要义.体会了摅词练句的奥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43.
梁实秋先生来函》刊登于1935年5月28日《世界日报》第10版,是新近发现的梁实秋佚信。此封公开信系梁实秋对海伦文章《山大私生活》中涉及图书馆管理和藏书问题的回应,并和1932年山东大学学生风潮构成对话关系。梁实秋与海伦的纸上交锋既是1930年代山东大学图书馆建设历史的一个侧影,也反映了山东大学新文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4.
重庆由来已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哺育了聪慧灵气的巴渝儿女,亦影响了台湾甚至海外的著名作家。本文分析散文大家梁实秋和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中的重庆情结和重庆文化书写,感受氤氲在海峡两岸的巴渝情思。文学没有海峡界限和阻隔,大陆和台湾有剪不断的联系,重庆对台湾当代文学亦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雅舍小品》作为梁实秋的散文代表作,题材丰富,视角独特,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透视人性弱点和生活陋习,嘲讽现实世象和丑行恶德,主张积极的人生态度,抒发深厚的思乡之情——对其进行概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6.
存在主义者萨特有句名言:"文学要介入生活。"所以,"吃"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文学大师的推崇不无关系,也使这种俗文化更为优雅、更富有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47.
梁实秋曾说过:“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  相似文献   
48.
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笔名子佳、秋郎等。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1920年9月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发表于《清华周刊》。1921年5月  相似文献   
49.
深受中西方文化双重洗礼的梁实秋,其文艺思想、翻译理念、审美意识本身就自然流露着一种中西交融的色彩.在此基础上,他还将自己深厚的荧学素养融入其中,以至在文学翻译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严肃"的审美标准、"和谐"的审美格调.  相似文献   
50.
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受到某些审美因素的制约,主要包含三方面:文体形式因素的制约、译入语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源语语言特征的制约。梁实秋以散文体译莎,他更加注重内容的表达,音美效果不太理想;他在潜意识中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译文有时呈现出某种“文化误读”;他在句法处理和词语处理等问题上或多或少使译文有悖于译语规范,带有生硬的欧化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