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6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665篇 |
科学研究 | 49篇 |
体育 | 3篇 |
综合类 | 36篇 |
文化理论 | 4篇 |
信息传播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王炳社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2(6):45-47
艺术直觉就是主体不借助于逻辑思维程序和经验积累,直接洞察某一现象的社会涵义、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能力。艺术直觉具有感性性和直接性、模糊性和转化性、直接性与整体性。 相似文献
42.
在杭州中语会上曾遇李商隐《锦瑟》课例,仅设计了方言朗读和古语传统朗诵的环节.对诗内模糊性强的语句缺乏细节预设.造成学生发言仅仅是泛论恋情诗、悼亡诗、政治诗的空洞概念,造成了课堂的虎头蛇尾空肚子。教者尴尬.观者失落.学生似乎除听古语朗诵有点新奇感外新获较少.期待中的高潮没有涌现。 相似文献
43.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4)
本文对实用主义代表威廉?詹姆斯的彻底经验学说的核心概念---纯粹经验进行了详尽的考察。首先是界定纯粹经验的概念;然后引入了詹姆斯的心理学概念"意识流",借此来说明纯粹经验比传统经验主义更加彻底就在于把关系理论纳入了经验的范围;接下来对传统经验主义中的知觉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至此詹姆斯在纯粹经验的基础上对经验主义进行了重新的诠释,不仅克服了传统经验主义的不彻底性,而且在关于意识流和关系理论上显示了自己的独创性,并消解了传统以二元论为基础的认识论,保持了自己经验主义学说的彻底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44.
黄明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3,(10):53-54
自从程少堂老师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后,关于“语文味”的研究已达十年之久,期间争论从未停止,主要围绕“语文味是什么”和“如何体现语文味”这两个问题展开。今天,人们再次质疑语文味这个命题,我以为还是针对语文味的模糊性而言的。 相似文献
45.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5,(21)
英汉语言普遍存在模糊性现象,而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鉴于东西方在民族性格、思维模式及审美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模糊性在两种语言中的表现迥然不同:汉语重模糊,英语重精确。本文通过分析中英模糊语言的异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翻译策略,以调和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矛盾,使信息完整准确地传达。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以模糊语言学理论为框架,随机选取了一些著名旅游城市或国家的汉语旅游广告语,对其模糊词语的使用进行统计学和语用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类广告语中模糊形容词的使用是最多的,模糊名词和动词也被大量使用。副词、模糊限制语、数词、量词和代词也出现在广告中。 相似文献
47.
<正> 所谓模糊性思维,就是以反映模糊现象为对象的思维形式。它是在对知识体系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有目的、有侧重点、有可靠理论依据的思维活动,是对与知识目的无关的思维过程的淡化、回避,甚至舍弃。模糊性思维既有逻辑思维的一般特点,即利 相似文献
48.
娜布其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1):80-81
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词义的模糊性只是体现在不确定的外延界限上,而作为义位的中心来说,却是十分明确的。词义的模糊性实质上也就是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现象、性状等本身不清在语言词汇系统中的反映。词义模糊性的语用价值是普遍存在的,可以从新闻报道、日常生活用语、科学用语、法律法规以及文学作品等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9.
“N1的N比N2的N VP“句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皖林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18(4):49-51
对现代汉语中“比”字句“N,的N比N2的N+VP”句式的比较点、语法意义、形式省略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描写了该然式语法意义的模糊性,分析了句式中比较点的两种省略形式,并揭示出省略后语义变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0.
模糊性是语义的固有属性,“跨界”现象即是其表现之一。同义词的语义关系也因之而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主要在于区别义素。为了在同义词应用中选用合宜的词语,可以采用判断区别义素,分析语境,换用比较三步骤以提升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