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1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教育   37414篇
科学研究   3149篇
各国文化   150篇
体育   932篇
综合类   1299篇
文化理论   1232篇
信息传播   407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922篇
  2014年   2675篇
  2013年   2684篇
  2012年   3550篇
  2011年   4562篇
  2010年   4577篇
  2009年   5093篇
  2008年   6767篇
  2007年   6092篇
  2006年   3310篇
  2005年   2092篇
  2004年   1020篇
  2003年   1076篇
  2002年   703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韩明慧 《青海教育》2009,(11):16-17
一、德育教育的继承 语文教学中应继承重视道德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坚持以德教为主,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才;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施教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个系统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2.
学校的发展主要在于文化的全息发展。学校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根据文化形态学的观点,学校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核心文化、制度中介文化和物态外显文化三个层次。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在于心态文化建设——团队精神的打造和凝聚制度文化建设——人与人;人与事各种关系的和谐;物态文化建设——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和谐及人与环境的和谐。三个层面的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构成全息的学校文化场。通过对这个全息文化场的建设从而构建和谐生态校园,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培养人、生成人、发展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33.
34.
笔者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学习青少年心理知识,还要不断改进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和方法,尊重、了解、鼓励、热爱学生,才能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5.
罗婧 《新闻窗》2007,(6):118-119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相当一部分人获取信息的来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以前主要通过报纸媒体获取新闻到如今频繁利用互联网获取即时新闻。网络媒体作为网络新闻信息的重要传播载体,它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呈几何状上升。因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建设和谐网络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讨论作为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之一,是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它以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方式,通过相互交流观点,形成对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这对于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真  相似文献   
37.
眼下,美国大选下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大选除了选正副总统、全体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一部分州的州长、州议会和一些城市的市长、市议会也一并进行选举。所以,民主党和共和党争夺的,不仅仅是白宫,还有国会、州政府、市政府。难怪,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大选”。但是,不管竞选什么职位,方法和过程都大同小异,从国会议员选择可以了解美国选举的全貌。  相似文献   
38.
“五四”前后,周恩来新闻报刊宣传活动非常活跃,其民主政治思想表现十分强烈。他明确提出“本民主主义精神发表一切主张”,“本革心和革新的精神为主旨”的办报办刊思想。“五四”前后,他娴熟地运用新闻武器,为实现民主政治而呼号,为改造旧世界、改造旧思想而战斗。他以满腔热情和超凡胆识唤醒民众觉悟,鼓动民主革命。在报道内容上,他紧扣新闻事件,旗帜鲜明地及时有力地抨击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者侵略行径,充满反帝反封建色彩;在宣传形式上,他把政治鼓动与思想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批判、鼓动和组织力量。从“五四”前后周恩来的新闻宣传活动中所表现的思想,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他实现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39.
改良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主要特征,它是由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改良主义思潮长期演变而来的。唯心主义伦理观是改良主义道路的哲学基础。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既有批判资本主义并要求对它进行改造的一面,又有与资本主义妥协并力图维护这种制度的一面,这就是其内在矛盾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40.
民主法治是公民政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进行政治观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民主包含五个层次的含义,即民主性质,民主形式和民主运转,对青少年进行民主观教育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青年学生进行法治观的教育,关键是要树立他们的宪法观念和依法治国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