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68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画是华夏民族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方式之一,并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水准。艺术家们"用"画与主客体世界进行心灵对语,在"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纵横笔画之间,显化了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对社会人事的态度,对美与永恒的追寻。  相似文献   
72.
气韵”是我国古老而又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长期以来 ,诸多学者就“气韵”的概念、特征及内涵等做了诸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但仍然未能正确阐释它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 ,更缺乏对其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其他审美范畴之间关系的合理把握。“气韵”与“传神”虽然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命题。气韵属于艺术作品中艺术效果之总汇 ,它既是统帅形式的重要因素 ,又是作品内在生命的本原。气韵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它的哲学基础源于自然—人生—艺术三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73.
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是中国历史上极富变革意义的绘画作品。它以奔放飞动的线描为造型基础,色调鲜明,气韵生动,笔墨传情。它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体现了儒、道、佛三教互融共存的观念特征,表现了真挚的世俗情感。其风格的发展和变迁明显带有深层文化异向发展的趋势,已从解释性情节上升到意境的表达,并从放达粗犷的审美感受向细腻有致的审美愉悦转变。  相似文献   
7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与科学将逐渐缩小门类之间的空间距离,汇流成一种总体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市场、推动人类 进步的视觉传播学科。一名影视工作者,必须是一个全方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75.
76.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画技从古至今日渐精湛,每一个画家在工笔画的创作构思上都有自己的见解.工笔花鸟画的画法应该注意眼着心悟、讲究骨法用笔、体认物象、意会笔型等问题,要在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作到既能为众芳写照又能为禽鸟传神,将工笔花鸟画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7.
崔慧香 《文教资料》2007,(21):103-105
形神论一直是贯穿中国画论的主要命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画论有关形神关系的论述奠定了中国画论的基础,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应目畅神、气韵生动等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绘画理论和创作。  相似文献   
78.
宋诗的思理     
宋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思理的阐发。诗的思理,是诗的哲理和感情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体,是诗人通过敏锐的观察、深切的审美经验的体会,是从自然界物理现象和人类社会所包蕴的生活内容中去提炼概括,并通过形象表达出来的一种真理性的认识。诗之思理所具有的这一特殊的思想性,其作用在于:引人思索,给人智慧,启迪人们去对自然、人生、宇宙世界作出更深入、更准确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79.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罗先生就不断的携带书画作品走出西安,或参加重要的大型展览,或举办精彩的个人艺展.足迹延伸到长江南北、神州内外.  相似文献   
80.
在国画发展过程中,气韵与其如影随形、相互依存,堪称是国画的灵魂。国画通过气韵而传神,使枯燥的黑白水墨变得更加包罗万象、意境深远。拥有气韵的掌握和表现能力,成为多年来无数国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文章阐述了国画中"气韵"的内涵及作用,深刻揭示了国画气韵的载体,并提出了增强国画气韵的载体掌控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