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8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8 毫秒
71.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音乐家、教育家,他倡导和谐教育.他的和谐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和谐的人性论、和谐的教育目的论、教育要与大自然相和谐、教育要与社会和生活相和谐、教育要与文化相和谐.  相似文献   
72.
这里的新诗是指中国古代诗词曲以外的诗,不只是中国现代新诗和当代新诗,还包括外国诗,以及中外散文诗,可谓卷帙繁多,浩如烟海。而语文课本中新诗的容量非常有限, 选哪些不选哪些常令选编者犯愁。我们也征询  相似文献   
73.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是一部专业性强而叉广受欢迎的诗歌选本,在序言中他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诗歌选与不选的标准,对那些未能入选的诗歌名篇似乎尽到了说明之意。但对于《正气歌》这样在诗歌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篇章,先生却坚持不肯选入,则显然是因其有着不可原谅的缺陷。本文从钱钟书先生给《宋诗选注》责任编辑弥松颐先生的信谈起,从诗歌的继承与创新上对《正气歌》未能入选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说唐代边塞诗中的“白草”和“天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代诗人描写西北边塞的诗歌中,有一些关于西北边地山川风物名称的词语,如“白草”、“天山”等,因种种原因,在历代各种唐诗选率的诠释中,或语焉不详,令人莫名何物;或释义不清,造成歧义纷呈,阅读时,需要我们慎审地加以分析和辨证。  相似文献   
75.
本文将冰心、泰戈尔和日本“俳圣”松尾芭蕉三位东方小诗的代表作家的创作观念、艺术特色进行全方位的比较 ,进而探讨冰心小诗乃至中国现代小诗创作的得失  相似文献   
76.
快乐的小学时光 儿子聪聪刚来印度时上小学二年级,现在马上就进入四年级了。两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定期去他所就读的南德里泰戈尔国际学校参加各项有家长参加的活动,我还参观采访了一些相关学校。  相似文献   
77.
泰戈尔是个丰富的存在,其哲学思想和他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上的影响都是复杂的.通过对"第一个"学泰戈尔的郭沫若与"最善学"泰戈尔的冰心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他们二者接受泰戈尔思想的不同向度前者主要接受的是泰戈尔的宇宙观泛神论,而后者主要接受的是泰戈尔的人生观"爱"的哲学.这可以从他们的童年、性格气质以及相应的心理定势方面找出个中原由.  相似文献   
78.
泰戈尔的大部分诗歌的基调是在周而复始的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对永恒的发现和无限的赞美,其中的一些记录“日常景色”的诗歌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朴素的词汇,不加修饰的白描,宁静的调子,确有中国田园山水诗那平易自然,而又悠远深厚的风格。这也是泰戈尔把它们称作“我的中国诗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9.
卢纶在中唐大历诗人,特别是在大历十才子中居有重要地位。在十才子诗中,“风骨顿失”,伤感毕现,而卢纶的不少诗篇还存有盛唐遗风,显得气势非凡。为加强对卢纶的研究,特选其诗一首笺注,这首诗是研究卢纶生平、经历、思想及创作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文献和“史”的价值。这首诗的题目是(纶与吉传郎中率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闹闹耿拾遗伟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见俱沈下泉杨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日兼寄夏侯传御审候仓曹判)①。全文及筹注如下:禀命孤且贱②,少为病所婴O。…  相似文献   
80.
余冠英先生之《乐府诗选·西洲曲》中的释解,颇有几处令人费解。据考证“忆梅下西洲”的“下”字只能解释为“到”或“去”等;“单衫杏子红”中的单衫并非今日所言“衬衫”;“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一句中的“莲”非连蓬而是莲花;关于是曲的段落划分和主题思想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