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消灭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但消灭私有制的方式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以竞争方式消灭私有制,其前提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平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孵化器是股份制企业,其关键是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消灭私有制的经典论述和不同的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基础上,探讨竞争与消灭私有制的关系,评析布哈林的经济"排挤"思想。  相似文献   
72.
闫晗 《大学生》2012,(5):63
电视剧里的复仇故事似乎很流行,比如以诱惑为名的《天使的诱惑》、《回家的诱惑》、《妻子的诱惑》,都有不错的收视率。心计情感复仇的家庭伦理剧,整容变身、诱惑与被诱惑的反转,轻易得仿佛在看花仙子或者美少女战  相似文献   
73.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但在当下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用多种所有制资本进行财富生产的基本现实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却使得我们必须在共富征程中直面“资本当下”与“共富理想”之内在紧张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在资本批判的高度上,本质地澄明当代中国在走向“共富”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历史认知与核心举措:即充分发挥资本作用是走向“共富”的基本前提,有效引导驾驭资本是走向“共富”的根本保证,健全与财富生产结构相匹配的分配机制是达致“共富”的核心指向,以此,才能全面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富”之路。  相似文献   
74.
邓小平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但20年来始终有人曲解其中关于消灭剥削的内涵,错误地认为"消灭剥削"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是指消灭非公有制所存在的剥削。对此,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马克思是否认为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就消灭了剥削;马克思在揭示剥削的秘密时,向我们昭示了什么样的消灭剥削的路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剥削现象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有何本质区别。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沿着马克思和邓小平的思路继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5.
连谏 《课外阅读》2012,(12):14-15
正朋友脸上有雀斑,很浅很淡,要和朋友近在咫尺才能看清它们的存在。可就是这些浅淡到几乎不存在的雀斑却让朋友在整个青春岁月上演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战斑史。朋友为了彻底消灭这些有碍美貌的雀  相似文献   
76.
僵尸终结者     
比起《植物大战僵尸》等中规中矩、紧张刺激的防守,本作则是热闹癫狂的狂轰乱炸,植物们不顾形象,运用一切可以上手的武器消灭不断来袭的各类僵尸,背景音乐和画面都娱乐感十足。快来体验吧!  相似文献   
77.
青少年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的建立,不仅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和法治的生态调控功能,也符合我国对法律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求。从适用条件、运作程序、法律效果等三方面构建精准理解和把握青少年轻罪记录消灭制度建立的要件,规范制度执行,逐步建立起符合青少年行为规律的生态调控机制。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达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
79.
家有蚕宝宝     
爸爸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好多只蚕宝宝,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们。那白白的、肉肉的身子在嫩绿的桑叶上扭动着,煞是可爱,不时还仰起头和我打招呼哩!来到新家的蚕宝宝一点也不见外,刚刚给它们的两片桑叶转眼就被"消灭"干净了。只见它们抬起头来眼巴巴地望着我,看样子还没有吃饱。看着它们那可怜  相似文献   
80.
苏联特殊移民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为了消灭全盘集体化地区的"富农",为了开发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为了向林业、渔业和采矿等工业企业输出廉价劳动力,联共(布)中央实施了特殊移民政策.被划为二、三类富农的农民被没收了生产资料和土地,强行迁移到偏远地区,成为首批特殊移民.从1930年初到1933年5月,大规模特殊移民行动共持续4年,其间掀起两次高潮.特殊移民的迁移和安置进行得十分匆忙,条件极其艰苦,其悲惨命运是全盘集体化时期苏联农民的缩影.联共(布)中央希望利用特殊移民的劳动力加速经济体系现代化,但是特殊移民在暴力强制下进行的"半农奴"式经济活动不但没有带来可观的效益,反而造成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